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開學綜合癥”
開學了,享受了一個月寒假假期的中小學生們,重新背上沉重的書包踏進校園。習慣了假期一整天和父母“溺”在一起,習慣了晚上看精彩電視節目直到凌晨,習慣了玩游戲無人約束……重新回歸學校,他們是否適應?記者采訪多位家長發現一開學,孩子容易發生精力不集中、害怕上學、自卑孤獨、免疫力下降等開學綜合癥。
癥狀1:精力不集中
阿峰是東升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開學已經2個星期了,阿峰上課時老打瞌睡、走神。假期里,阿峰父母忙于生意,無暇管他,阿峰每天玩游戲、看電視,困了便睡。開學了,生物鐘一時無法調整過來。不少中小學老師反映,剛開學的幾天課尤其難上,學生遲到現象較多,并且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學生甚至打瞌睡,課堂的氣氛難以調動。
這些都是開學綜合征最常見的癥狀,學生們結束了假期自由散漫的生活,突然回到課堂上,心理上會有一個調適的過程,尤其是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假期大多數學生都是睡到九十點鐘才起床,開學后六七點鐘甚至更早就要起床,生物鐘被打亂,造成上課時精力不濟、哈欠連天。
支招:家長和老師要平靜對待,盡快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督促他們按時睡覺、起床,不睡懶覺,一周左右這生物鐘自然就準了。學生的自我調節也非常重要,比如對假期做個小結,與同學分享假期的趣事,預習新的課程。
癥狀2:害怕上學
開學了,小瓊卻不愿意去幼兒園。媽媽每天送她去幼兒園,她都又哭又鬧,在家一提幼兒園就不吃飯,甚至摔東西。這是幼兒園較常見的分離焦慮現象,多發生在一些自理能力較弱、性格較內向的幼兒身上。寒假期間,孩子每天與父母、親人朝夕相處,有著強烈的依戀情感,一旦要去幼兒園,情感上缺少了依戀和安全感,于是焦慮就來了。此外,幼兒園是一個大集體,孩子不能像在家里那樣有求必應,一些學習和生活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可能得不到老師的獎勵,這也是孩子對幼兒園排斥的原因之一。
支招:鍛煉孩子習慣離開家長,盡可能減少孩子的依戀心理,訓練自立能力,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以便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多帶孩子到社區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培養孩子的合群性。其次與老師協商,在孩子有了小進步、小優點時及時表揚他,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進而增加其對集體生活的熱愛。
癥狀3:自卑、孤獨
隨父母從湖南到石基上中學的小敏很不適應新的學校。小敏說同學彼此不認識,老同學分開了,面對新面孔、新環境、新老師,她感到孤獨和寂寞,也變得少言寡語。這是新生綜合癥的表現。
支招:來到一個新環境,新生要注意克制自己,學會容忍和接納別人,加強相互溝通和交流,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學校應充分重視新生的適應性問題,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
癥狀4:免疫力下降
一開學,阿婷就感冒發燒了,渾身不舒服,這可急壞了媽媽郭阿姨。醫生告訴郭阿姨假期里,學生的飲食、運動都缺乏合理的安排。缺乏運動的學生,突然面對緊張的學習,可能產生疲倦、周身酸痛等癥狀。還有的學生假期忙于補課,或外出游玩兒,弄得身心疲憊不堪,導致免疫力下降。
支招:首先要調整飲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雜糧,適當攝取蛋白質類的食物,避免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其次要適當鍛煉身體,讓生理、心理盡快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下一篇:讓你輕松教寶寶識字的好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孩子調節考試后的適應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