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初老癥”是80后的心理通病?如果你還年輕卻發現自己經常煩心,對好玩兒新鮮的東西沒什么興趣,喜安靜不喜熱鬧,那可能出現了這樣一種心理病--“初老癥”。關于“初老癥”的測試,很多“80后”上網對照這些選項后,發現和自己的情況基本相符。
心理診室:測試你有初老癥嗎?
1.忘事的速度很快,而且越近事情越會忘記,越久以前越是記得。
2.不想出去玩兒,不想旅游不想逛街,就喜歡在家宅著。
3.時不時的喃喃自語,有時候腦子會打結,說話邏輯不清。
4.磁場不對的人直說再見。不喜歡改變自己也不會改變別人。
5.對星座、運勢與勵志書不感興趣,很少上QQ等聊天工具。
6.某一天或某一段時間會莫名其妙一大早醒來。
7.討厭紛繁復雜亂七八糟的事情,喜歡越簡單越好。
為什么說“初老癥”是80后的心理通病?
在年輕人中,“初老癥”是80后整體的一個心理狀態,“初老癥”也正引發一些年輕人的共鳴,當然“初老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未老先衰,而是一種心態上的衰老。心理專家提醒,要警惕“初老”,以免造成另一種心理病。
“初老癥”一詞源自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它特指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一些年輕人心理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大,對新鮮事物缺乏興趣,心態消極,并且身體開始出現衰退跡象。
在北京當老師的韓雪今年27歲,“我在25歲以后,經常覺得很累,也不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就是覺得心累。”平時喜歡熱鬧的她,現在也逐漸縮小了交際圈。
“初老癥”的原因說起來一是社會節奏太快,二是因為價值觀的變化。現在更多的年輕人崇尚“快樂至上”,如果每天逛夜店,身體和心理自然就會承受不了。
其實“初老癥”并沒有什么,關鍵是年輕人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要放棄個人的責任和使命。她建議年輕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并追求健康的身心狀態。
下一篇:婆婆的短信監控所帶來的惡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夢健康:做夢往往是身心狀況的映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