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被告知要樂觀積極的面對生活,而不是悲觀消極的態度面對。因為樂觀積極更有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而消極悲觀的人則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但是最新研究發現,悲劇主義的人壽命更長。
一項研究對40000名被試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對未來過度樂觀的人面臨更高的殘疾、死亡風險。
“我們的研究發現,那些過度樂觀的人在接下來十年里更有可能遭遇血光之災,甚至死亡,但是對未來持悲觀想法的人更可能重視健康與安全,同時他們也會鼓勵身邊的人跟他們一起防患于未然。”研究的第一作者如是說。
這項研究從1993年開始至2003年結束,持續追蹤了十年。研究者將被試按年齡分為三組,依次是18-39歲的青年組、40-64歲的中年組,以及64歲以上銀發組。三組被試都被要求對現在,以及未來五年的生活滿意度進行評分與預估。5年后被試們再一次接受訪談與評估,研究者們再次測定被試的生活滿意度并將此與五年前的數據作比較。
數據顯示:銀發組中有43%的老人們低估了未來生活滿意度;25%的老人們預估準確;剩下的32%則高估了未來生活滿意度。令人驚訝的是,那些認為自己未來會怎么怎么開心,怎么怎么幸福的,高估未來生活滿意度的老人,五年后作傷患報告時竟多出9.5%,死亡風險更增加了10%!相反,不怎么看好自己未來的銀發老人,對未來的預估會更現實,更精確。與此相對應,一些很看好自己的,樂觀的年輕人也傾向于高估自己的成就。
這項“悲觀”的研究似乎表明,那些對未來生活過度樂觀的人,在以后的十年中更可能遭遇悲劇。
另一項由美國心理學協會發表的調查也發現,享受較高收入的人群,同時有著更高的傷患風險。
“令人震驚的是,健康的體魄,穩定的收入與居安思危的心態息息相關。”專家說,“我們甚至還發現了高傷患風險與高收入相關性!”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辯證地認為,這些樂觀、準確或悲觀的預測結果也有可能受到年齡以及其他可獲資源因素的影響。因此這項研究不是讓人們從此悲觀,而是進一步揭示了‘未來憧憬’的真面目:它既可以幫助我們采取正確行動,提高未來生活質量,也可能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阻礙。”
下一篇:你可能忽略的三道心理常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個實用的生活心理常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