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都知道焦慮癥,但是對于知識焦慮癥,這個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知識焦慮癥也就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求。我們所處的社會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很多人因為缺乏安全感,就會對知識十分的渴求,希望自己能有安全感。
從日常生活上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的人較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編輯、教師、廣告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間諜、聲納員等都是該綜合癥的高發人群。
知識焦慮癥不僅在主觀上呈現身體緊張、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過強、對未來莫名的擔心、過分警惕等癥狀,在客觀上還有一定的持續性,通常上述反應持續2周以上就可被診斷為知識焦慮癥。如何緩解知識焦慮癥呢?
首先是認識知識焦慮的客觀性。
第二,試著尋找知識焦慮癥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是否自己太過追求完美、太關注自己、太看重事物的結果、太注重他人評價等。
第三,正視現實的壓力。過度焦慮的產生,常常有著一些我們不愿面對的現實壓力、心理沖突,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壓力、經濟的危機、人際的沖突等,我們要學會正視并及時解決它們,逃避只能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和麻煩。
第四,尋找多途徑的愉快來源,我們的愉快來源越多,我們就越不懼怕失落,越少焦慮。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們愿意,每時每刻我們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愉快。
第五,每天保證睡眠8小時,每天接受信息的媒體不超過兩種。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于知識焦慮癥的情況有所了解了。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個信息社會,我們不懂的事情可以說是很多的,因此我們一個個辨證的看待這個問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讓自己過于焦慮。
下一篇:化解焦慮請保持平常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信息焦慮癥的三種簡單調節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