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東南分校害羞研究所所長拜爾納多。卡杜次教授經過25年的潛心研究,發現害羞不是天生的,所有害羞的人都具有以下三個特征:過度的自我意識、過度的自卑、過度的自愛。
卡杜次教授推斷說,這三個自我的意識在人出生后18個月之前是不會有的,既然如此,人就不會生而害羞。
有證據表明,有些嬰兒確實生來就具有被人們稱之為內向的稟性,這些孩子對外界的刺激非常強烈,當他們處于噪音的環境當中時,會比同樣環境中別的孩子哭得時間長,而且聲音大。他們經常會踢騰腳,心率也快。甚至到兩歲得時候,一些內向得孩子還會在見到陌生人時躲在父母得身后,七歲了還是一個人玩。
因此,這些孩子常被父母、老師或熟人貼上''害羞''得標簽。卡杜次說。
但這位研究者認為,盡管大約15% --- 20%得新生兒都表現出這些特征,但不能因為這些嬰兒天生內向就斷定他們長大后是害羞的人。
卡杜次25年的研究表明,40%---43%的成年人都認為自己很害羞,在各個年齡段的人中占將近一半。甚至一些名人也公開承認自己害羞,如摩納哥王子阿爾伯特,戴安娜王妃等。
在被調查的人當中,只有9%的人認為他們生來害羞,40%的人認為使他們害羞的因素與家庭有關,如缺少家庭的關愛,頻繁遷居,從小失去父母,父母過度保護,被父母遺棄,以及父母不教授社交技巧等。
另外20%的人指出,他們害羞是因為障礙,譬如,自卑、害怕負面評價、高度的自我意識或社交困難,如社交技巧缺乏、約會緊張、被人稱為害羞者的陰影、不與同類為伍以及與上級交流困難等。
在害羞的人當中,只有少部分人認為害羞是天命使然。8%的人認為,造成他們害羞的主要因素是身體外表,如太胖、太矮、面部缺憾、先天畸形或身體缺陷;5%的人規咎于身體、情感、心靈和性方面曾經受到的虐待。
卡杜次總結說:需要指出的是,對大多數人,甚至大多數害羞的人而言,他們都不相信自己生來就害羞。因此,如果說人們并不是生來就具有過度的自我意識和過度的自愛,那么這些就是后天所學。害羞不是疾病,也不是性格缺陷,害羞者可以學會改變自己。
1
下一篇:心理診所:你的情感夠營養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常曬太陽防抑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