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f88tb"></label>
<acronym id="f88tb"><dfn id="f88tb"></dfn></acronym>
    <li id="f88tb"></li>

  • 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

    想做變性手術的男孩!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2-05

    閱讀 :300


        他的變性與自閉互為因果

        這是一個想做變性手術的男孩,采訪他很困難,因為他是我所有采訪對象中話最少的一個。他的媽媽告訴我,除了家人和老師同學,他基本不和別人交談。我聽到的他的大多數情況都來自他的老師、同學和他的媽媽,我想他的自閉與性別轉換傾向是互為因果的。

        老師:“他不大像個男孩”

        最先聽到林然的名字是和一篇論文《古代女子服飾花紋小考》聯系在一起的,是他的班主任萬老師和我談論有關中考的話題時提到的。

        15歲,初中男生,論文,考古,女子服飾花紋,把這些詞連接在一起,職業的敏感性使我馬上追問起來。不料,自稱語速比一般人快10%的萬老師說到林然時語氣里有著少見的猶豫:“他是初二從外地轉來的,剛來的時候,因為他原來學的教材和北京的不一樣,成績還不突出。大概不到一個月,他就排到年級前面去了。但是他上課愛看其他書,我每次找他談話,他都不說話。后來,因為他成績很好,也不打擾其他同學,我也就不說他了。他好像還寫過好幾篇考古的論文,也發表過,嗯--”萬老師停頓了一會兒,看得出來,萬老師是一個很有愛心的老師,生怕用了什么不合適的詞兒傷害到自己的學生,“他不大像個男孩子,他的媽媽說他想做變性手術,如果你真的想采訪他還是先問問他家長的意見吧。”

        “男孩的一切我都煩。”

        同學:“我們從沒把他當男生”

        正好有幾個他們班上的女生結伴到辦公室來交作業。聽我問起林然,她們七嘴八舌地告訴我林然又生病了,又是肺炎。

        “他呀,比女孩還女孩,如果他是女孩,一定是個林黛玉。他幾乎每周都要缺課,可照樣考第一名,我真是服了他了。”

        “他愛和你們女生在一起玩嗎?”

        “還可以吧,他脾氣特別好。有時候我們做游戲差個人讓他來他就來,人夠了我們不帶他玩他也不生氣。他和那些男生不一樣,從不欺負女生,反正我們從沒把他當男生看。他到女廁所的外間去沖洗拖把,女生沒意見,男生也不起哄。如果換別的男生這樣,學校不鬧翻天才怪呢!”

        一般這樣的男生在學校里是受擠兌的,但聽口氣她們一點也不反感林然,“你們好像還挺喜歡他的?”

        “偶稀飯,偶稀飯。”一個女生連聲說,其他女生都笑了:“偶也稀飯。”林然不僅不讓人討厭,還曾經被同學們推選為班長。因為他成績好,做事細致。他雖然從不主動和同學結交,也不愛說話,但同學問他個題,請他幫個忙什么的,不管是誰他都有求必應。班上很多同學都問過他題。“他特耐心,講完之后問你懂了沒有,不懂他就再講一遍,你說懂了他就再給你講第二種解法。我們班高大軍特笨,他問誰誰都不理他,就林然,慢條斯理地給他講題,一點兒不著急一點兒不生氣。”一個女生感嘆道:“他真是天才,他的文章寫得特別美,我媽說像這種有點女氣的男生都是特別聰明的。”“他還特大方。”同學們知道他總帶著錢,偶爾起個哄讓班長請客什么的,他就把錢掏出來讓別的同學去買。后來因為他老生病,他就主動提出不當班長了。

        媽媽:“我怎么去面對兒子的未來”

        林然是在江南水鄉長大的。林然的父親是外交官,在林然兩歲那年他被派駐歐洲某國,一去就4年。當時林然的媽媽剛到一家公司,忙得一塌糊涂。林然又自小體弱多病,動則就高燒不退,整夜地咳嗽讓人揪心。考慮到自己一個人實在顧不過來,當時她和孩子的戶口也還沒有到北京來,上學都很麻煩,林然媽媽狠狠心把孩子送回老家去了。

        爺爺家學淵源,愛好易經。林然自小就跟著爺爺讀古書,對易經也很著迷。“奶奶照顧得太細了,去年到北京之前還在喂飯,現在他都不會系鞋帶,而且不會自己洗澡,除了從家到學校的那條路,其他的地方他都不認識。老人嘛,也沒辦法。中間他爸爸也回來過一次,但一年半之后又出去了,又是四年。”

        無論小學還是中學,全校的人都知道林然的奶奶,雖然家離學校很近,奶奶仍舊天天接送,下雨天奶奶身著旗袍打著傘佇立在校門口等孫子,成為那所中學的一道風景。

        怎么面對未來

        林然的媽媽說那幾年想兒子都快想瘋了。她天天都和兒子通長途,林然在電話里和媽媽什么都聊,包括婚姻。他對媽媽說:“你和爸爸都很能干,也都是好人,但你們的婚姻有什么意義呢?十年分居,如果沒有我,你們就不用維持了。”林然第一次遺精的時候也告訴媽媽了,他說覺得很煩,感覺很臟。媽媽讓爸爸給兒子打了電話,林然卻有些不耐煩,他在電話里對爸爸說:“這些事還是不要說的好。”

        因為天天通話,媽媽覺得自己和兒子一直挺近的,感覺兒子是文弱了些。有時候,她還會和奶奶在電話里說笑幾句:“然然怕是仙女投胎吧!”

        初一下學期,林然的媽媽回到老家,從機場奔回家她擱下行李就早早地到學校去接兒子。班主任老師直接對林然的媽媽說她覺得林然需要看心理醫生。老師說因為知道他們家的情況,所以一直很關注這個孩子,一直勸他多和男同學在一起玩,踢踢球跑跑步,多一些陽剛之氣。林然卻對老師說他不喜歡男孩子身上的汗味,覺得男生都太臟,覺得男生什么都臟,還說他以后不要做男人。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后,林然的變化很讓人擔心。

        那天到了放學的時間,知道是林然的媽媽來接林然,班上的同學都好奇地出來探望。有幾個女孩子把林然擁到她面前說:“阿姨,你放心,有我們,沒人敢欺負林然。”林然媽媽看著一年多沒見面的兒子,心里流淚了,“我們和兒子分開得太久了,我們離得太遠了,我都不能明白兒子怎么會長成這樣的,我突然想到我怎么去面對兒子的未來。”

        那天以后,林然的媽媽馬上聯系學校把兒子接到了北京。在家里,爸爸有意識地多和林然單獨相處,林然也愿意和爸爸聊天,但他拒絕和爸爸的任何接觸,哪怕只是拍拍肩,他都非常敏感。他毫不猶豫地掙脫爸爸的手說:“你們這些男人,真受不了。”外出的時候,如果媽媽開車,林然就堅決坐在副駕駛座上,不愿意和爸爸同坐在后座上。他從不跨進父母的臥室,洗澡如廁的時候一定避開爸爸,但卻賴著要媽媽。

        到北京的第二天,在洗澡的時候,他看著他的陰莖,非常冷靜地對媽媽說:“我特別想把它給拉掉,每次洗澡和上廁所的時候都想。我覺得很惡心。但我看過很多資料,我現在的年齡還不合適手術。媽媽,希望你能幫我。我現在越來越不能容忍這個東西。”媽媽愣在那里,那時,她覺得兒子是真的需要看醫生了,不能因為保護兒子的自尊和家庭的顏面毀掉了兒子一生的幸福。

        性別轉換還是自閉心態

        醫生說林然需要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者疏導療法,但治療的前提是醫生必須與孩子建立很好的關系,通過深入的交談幫助孩子認識和接受自己的“身份”,幫助孩子度過心理危機。但是林然非常敏感,有一天送走了客人后,他一語點穿:“他是個醫生吧!以后我再也不見醫生了。”

        林然:“男孩的一切我都煩”

        下午三點,林然的媽媽到樓上去把林然叫下來了。“除了家里人和老師同學,他很少和別人說話,尤其是這個話題。”林然的媽媽給我打預防針。

        林然站在了我面前,如果不是我知道,我怎么也不會想到站在我面前的是個男孩子。他的膚色異常白凈,是那種缺少戶外活動的蒼白。纖細的十指交叉垂下,白色的套頭衫,瘦削的雙肩聳起,細細的牛仔褲腿空蕩蕩的。

        林然的媽媽打算離開讓我們單獨談談,林然卻不讓她離開。“那好,媽媽不走,阿姨是媽媽的好朋友,她很關心你,你一定要好好跟阿姨說。”他答應后媽媽摟著他的肩坐下,他坐在我的對面,屏氣斂息。我從餐桌上的果盤里挑出一顆提子遞給他,他接過提子用手指拈著卻并不吃。我看見他的鼻尖上冒出細密的汗。

        “林然,媽媽說你不想當男孩,你是什么時候有這個想法的?”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個男孩。”林然的嗓音細細的,好像是還沒有變聲,“上學見到男孩后,覺得男孩挺煩人的。”

        “那你上學前沒有接觸過男孩嗎?”

        “沒有,一直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林然的媽媽說爺爺奶奶一向深居簡出,把林然看得很緊。

        “你為什么覺得男孩臟呢?”

        “男孩的一切我都煩。”

        “其實當女孩也有煩惱的。”說完這句話,我看見林然別過頭去。我只好轉換了一個話題:“你總是生病呆在家里不覺得寂寞嗎?”

        “沒有。”林然有點抵觸了。媽媽在旁邊告訴我,他可以和爺爺在家談易經談上一整天,也可以抱著一本書一個人在家里呆一天。他喜歡看書尤其是古籍,喜歡彈古箏,正在研究古代婚姻制度……跟父母談起他研究的這些東西,還有他正在看的書,他就很高興。

        “你為什么不喜歡和別人說話呢?”

        “我想說的別人不感興趣,別人想說的我不感興趣。”

        是個挺厲害的孩子呢,一句話把我堵住了。林然的媽媽歉意地沖我笑笑,側臉對兒子說:“然然,你上去看書吧!”

        醫生:“不能逼緊了”

        林然上樓后,他媽媽解釋說醫生告誡不能逼緊了,因為現在林然還能向父母傾訴,如果這扇門都關上了,就真的只能等著做手術了。

        “我總是擔心他做出什么來,我不放心別人接送。我現在已經辭職了,每天早中晚都接送他,除了上學的時間,他都在我眼皮底下,跟他在老家時一樣。現在我自己都快成專家了,但我每次提到這個話題時他就不說話了。”

        “他還小,應該還來得及,多接觸人對他很重要。”

        “慢慢來吧。好在我們一家人終于在一起了,我本來想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兒子好不容易到了身邊,我又什么都想替他做了。”她自嘲地笑笑,“他以后

        可能是個做研究的人,不結婚也沒什么嘍。”

        臨走前,林然的媽媽把我帶到三樓林然的房間和他告別。敲了好幾下,門開了,陽臺上一個仿古的案幾上,古箏在夕陽下反射出紅木特有的溫潤的光澤。房間里幾乎沒有什么裝飾,書桌上一個微型的錦繡古代仕女屏風很顯眼。“那是他自己淘的。”林然坐回書桌旁,上面是一本翻開的豎版書,神態酷似屏風上的仕女。

        他從書桌上抬起頭來算是向我道別,明亮的雙眼,像一扇玻璃窗,潔凈透明,卻關得緊緊的。

        名詞解釋

        易性癖:又稱性別轉換癥或變換性別癖,指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的性別相反,而要求變換生理的性別特征,嚴重的患者需要做變性手術。

        專家點評

        6歲到15歲性別認知關鍵期

        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雖然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從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果。

        6歲到15歲之間是青少年最容易發生性別認知混淆的時期。這個時期,家庭對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形成最為重要。正常的家庭結構像一個等邊三角形,父母是底邊上的兩個角,他們應該和孩子形成同等的距離,關系應該是家庭中最緊密的。可是林然與奶奶的關系過于親密,而與父母的距離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太遠了。這種家庭功能的紊亂有可能加劇了林然的性別認知模糊,加之缺少及時的引導,就出現了易性癖的心理問題。

        對待這樣的問題,良策是及早預防。現在,像林然這種家庭情況不在少數,更為常見的則是父母一方多是父親,因為工作、婚姻解體等原因與子女長期分離,造成孩子與母親過于親密而與父親疏遠。那么,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如何預防孩子出現性別認知模糊的問題呢?

        1.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和孩子應該經常通過電話、書信或郵件互相交流,利用假期一起外出旅游。

        2.周末讓孩子到親戚家玩,以替代遠離的父母之愛,促進對孩子的性別認同。

        3.鼓勵孩子對人真誠、寬容、信任和尊重,多和同學一起做作業、參加集體活動,生日時請同學來玩,以友情彌補親情的不足。

        4.孩子可以每天對著鏡子鼓勵自己,“爸爸不在身邊,我也是個男子漢”,給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

        5.給孩子正確的性知識,不要讓網絡或其他媒體中充塞的性知識誤導孩子。

        6.經常與老師溝通,請老師協助,對孩子多肯定、贊美和鼓勵,幫助孩子融入同學,融入校園生活。

        專家建議:

        父母應重視孩子的性別教育

        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現在中小學校園里常見到穿著中性化、言行飛揚跋扈的女生,也常見到精致而敏感的男生,有的每天花兩三個小時梳妝,有的說話就臉紅,動不動還痛哭流涕,難怪老師們常發出“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感嘆,有媒體稱之為“校園的性別革命”。

        很難說這種變化是好還是不好,心理學家貝姆曾經提出過雙性化的概念,認為那些兼具男性和女性傳統優勢的人具有靈活性,社會適應能力好,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人。但這個概念的基礎是性別的完善應該是基于本性完善之上的加法操作過程,而不是摒棄本性的減法操作過程。然而,孩子們的理解能力還多是“非加即減”。研究表明,大多數后天易性癖的產生都與幼年或青少年的生活經歷相關。由此可見,家庭是孩子性別教育的主要課堂。

        家長的以下觀念和行為,容易導致孩子走向“歧途”:

        1.補償心理。只有一個孩子,也就帶來了一種遺憾。有了女兒還想要個兒子,有了兒子也想要個女兒。再生一個不可能,就只能動點小腦筋,給男孩梳個辮子穿個裙子,男孩女養或女孩男養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起初是好玩,時間長了就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讓他們對自己的性別形成模糊的概念。

        2.過度保護。就這么一個寶貝女兒,得讓她處處都厲害點兒,省得以后在外面受欺負。就這么一個寶貝兒子,幾代單傳的“獨苗苗”,寧肯少帶出去玩會兒,也不能磕著碰著了,更不能讓他和那幫野小子在一起瘋,太危險了。

        3.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女兒從小就聽到父母或祖父母念叨男孩的好,或者生活在自己不是男孩的家庭陰影之下;男孩從小就聽到母親說還是女孩貼心,男孩長大都是負心人。

        4.樹大自然直。搪塞甚至誤導孩子有關性的問題,這方面的知識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明白的。

        如何區別易性癖傾向和性別角色模糊?

        有的男孩子說話娘娘腔,言談舉止有女孩子氣,這一般都是性別角色模糊。但家長應該注意觀察,與孩子多交流,看孩子有沒有對自己生理上的不滿足,例如厭惡自己的生殖器、強烈要求更換性別等現象,及時發現孩子的這些易性癖傾向,找心理醫生做心理治療。

        還有的青少年偷偷收藏異性內衣物品或者喜歡穿著異性服裝,包括內衣,通過這種收藏或穿著得到性滿足,常常伴有性興奮,這是異物癖或異裝癖。有易性癖傾向的人也有穿異性服裝、異性打扮的偏好,但這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并不引起性興奮。

    下一篇: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校園中的人際交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猫咪免费观看人成网站在线|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看**视频a级毛片|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老师的兔子好多软水在线看|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国产aⅴ一区二区| 美国式禁忌三人伦|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用被子自w到高c方法|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淫444kkk|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帅哥18kt| 国精产品wnw2544a| eeuss影院在线奇兵区1页|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新婚侵犯乐派影院|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婷婷伊人五月天|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国产精品综合网| 青青草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