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中青網11月22日訊(記者潘珣攝影報道)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今天在京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05)》,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發布的有關青少年網癮問題的調查報告。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秘書長郝向宏介紹相關情況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秘書長郝向宏介紹了《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05)》的相關背景、數據采集途徑及意義。他說,此次發布的報告為《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05)》的數據報告,隨后將以此為基礎,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家長及網民等撰稿,從不同角度剖析網癮問題,分析網癮成因、提出對策和建議,并于明年初正式出版。次外,還將爭取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針對中國青少年網癮問題提出相關的議案和提案,以求形成新的政策來促進信息網絡時代中國青少年健康成長。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05)》反映了我國青少年網癮的規模,網癮群體的分布狀況,網癮的形成過程及上網傾向的關系等問題。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網癮比例達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著網癮傾向。群體以男性為主,初中生、失業或無固定職業者和職業高中生等群體比例較高,網癮群體上網目的以玩網絡游戲為主。從網癮群體的區域分布分析,其比例高低與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無明顯關系。
這次報告調查的方式由實地問卷調查和網絡問卷調查組成。實地調查活動于2005年8月份在國內除西藏以外的26個省(自治區)的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開展,同時在中青網、人民網和搜狐網進行網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2500余份。調查小組還對有效問卷進行了細致的抽查回訪、邏輯查錯及數據登錄工作,最大限度保證了調查數據的可信度。
報告中所使用的網癮評判標準的前提條件為“上網給青少年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在滿足此條件的基礎上又附加了三個補充選項:總是想著去上網;每當因特網的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網時會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無所適從;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在滿足前提條件的基礎上必須至少滿足它們其中的任意一個,才能判定該網民屬于“網癮”。這是在遵循國際通行的“網癮”定義的基礎上,多方征求專家意見后設計提出的,這也是國內首個網癮評測標準。
陶宏開教授回答記者提問
陶宏開教授在發布會上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他說,網癮治療比預防更重要,必須要建立科學、長效的機制,相關部門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據悉,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將繼續承辦“健康上網拒絕沉迷--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大行動,并開展“中國青少年綠色網絡”行動,通過成立“青少年網絡技能培訓中心”、創建綠色上網場所等方式,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
發布會現場
下一篇:人有“完成欲” 強化網癮形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青少年犯罪的三個工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