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圍內已被列為吸毒販毒、環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數呈現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發展的趨勢,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危害。
我國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待提高,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學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基本了解的分別只有24.7%和16.4%。青少年自控能力較差,如果法制意識薄弱,容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據統計,全國2.2億青少年學生中,平均每分鐘發生一起刑事案件。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現象的發生,讓法律在青少年的頭腦中扎根,是全社會的重要任務。
新聞背景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以上。
一項由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和共青團中央聯合發起的在全國城市中小學配備法制副校長的工作,目前正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展開。遼寧省沈陽、大連等城市已經做到全市每所中小學都聘請了法院、司法行政、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法制副校長,法制教育首次被納入教學計劃,兼職的法制副校長負責協助學校開展法制報告會、法制講座、開辟校園“模擬法庭”,并協助學校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一些學校片面重視知識教育
雖然我們國家也強調在中小學開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但在目前追求升學率的情況下,很多學校還是片面重視知識教育,對法制教育和理想教育實際上是流于形式的。就家庭來講,多數家長關心的也只是孩子的學業,至于孩子怎么為人處世,怎么和人相處,將來怎么成才立業,這些方面家長往往關心不夠。
———朱營周(河南省公安高等??茖W校犯罪學副教授)
預防青少年犯罪要內外并舉
預防青少年犯罪要內外并舉,一方面要探索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的長效管理機制,另一方面要重視新形勢下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應當看到,有的地區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較少,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的文化娛樂、體育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宣傳和設施,跟不上形勢發展和青少年求知的需求。而隨著網絡社會的到來,網絡中的有害信息成為影響校園穩定的新的不安定因素,需要各級各類學校將網絡安全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借助學校自身優勢,在學生思想上、上建立一道防線。
———王湛(教育部副部長)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不計后果
暴力犯罪、突發性犯罪、集團化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而且研究已經證實,違法犯罪開始的年齡越小,再犯率越高。由于少年身心不成熟,容易被污染,自律能力差、辨別能力差等原因,所以他們犯罪往往不計后果。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從他們的出發,減少他們犯罪的幾率,比如說,從小抓起,講法制、講道德、講文明。
———王牧(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
凈化社會整體環境十分重要
因為受一些電影、電視作品的影響,一些孩子私下里拉幫結派,相互講哥們義氣,有時為了“幫助”哥們出氣,便糊里糊涂地跟著出去打架、搶劫。另外,從我們審理的所有有關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子看,目前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對孩子心靈的毒害也非常明顯,比如相互之間比有錢,比場面,比享受,造成一些孩子夢想一夜暴富而去搶劫、殺人。
>>>下一篇:被毒魔吞噬的青少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違法犯罪心理初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