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說到社交恐懼癥,很多人可能會輕描淡寫的將它形容為害羞,就是與人交往的時候,表現得特別害羞。而其實,社交恐懼癥的影響可遠遠不止害羞那么簡單,甚至會為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那么,社交恐懼癥有什么表現呢?
最常見的恐懼對象是在公共場所講話,包括與他人進行簡單的對話,還有害怕約會,害怕擁擠的公共休息室,甚至害怕在他人面前寫字等等。
普通群體中有高達13.3%的人在一生中會有某種程度的社交恐懼癥,使得社交恐懼癥成為一種最常見的心理障礙。它們通常更眷顧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單身的和經濟收入低的人們。男女患該病的比例基本持平——1.4∶1。害羞和社交恐懼癥的區別到此一目了然:你哪有人家那么羞澀啊!
在日本,患社交恐懼癥的人害怕直視別人的眼睛,而且擔心他們的某些個人特征比如臉紅、口吃、體味被別人指責,因此,患病者的焦慮更多地集中在可能會冒犯別人或使別人不安,而不是自己感到尷尬或者難堪!
有個案例:某個村里,有個男孩叫小強,在他 15歲的時候,第一次顯示出了社交恐懼癥的征兆:他拒絕與任何同伴接觸。小強后來大概花了7年時間才勉強修完大學課程,主要原因是他拒絕考試,尤其是口語考試。大學畢業并獲得工程學學位,做了 6個月的工程師辭職之后,他開始完全拒絕家庭之外的所有社會交往,因為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與權威人士接觸,病癥都會立刻在他身上顯現:臉紅,顫抖,冒汗,口干,心悸……
綜上所述,社交恐懼癥不單是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人際交往,更可能為平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麻煩。所以,發現自己患有社交恐懼癥的話,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社交恐懼癥發現為一種慢性、終生的疾病。
推薦閱讀:選擇恐懼癥的深層心理原因
下一篇:恐懼癥的預防妙招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恐懼癥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哪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