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癥確實存在所謂假性癡呆狀態,當癡呆伴有憂郁色彩時,兩者的鑒別可能會發生困難。
抑郁癥是老年期常見的一類精神病,其發病率約占老年人口的 7%~ 10%,在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癥可高達 50%,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雖然抑郁癥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與老年人易于發生抑郁的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家庭、環境等變化有關。抑郁癥的發生常是在精神抑郁的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基礎上產生的。老年人心理上感到自己的地位、能力、健康狀況、經濟等各方面都不如過去,失去了很多東西,回憶過去的黃金時代,感到現在的失落,于是產生悲觀心理。加上疾病、喪偶、孤獨、子女離開,自己守空巢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很易發生抑郁癥。其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終日嘆息、情感淡漠、興趣減少、抑郁寡歡,對事物失去原有的興趣和愛好,悲觀失望,甚至出現消極自殺情緒,常伴思維遲鈍、內容貧乏,有時處于緘默狀態等一系列假性癡呆的癥狀。這些癥狀確實與老年性癡呆難以鑒別。一般來說,老年期抑郁癥有以下臨床特點:①病前有明顯的誘發因素; ②病前智能和人格完好;③發病日期比較明確;④智力障礙出現迅速,雖然回答問題緩慢簡單,但經仔細檢查發現他們回答問題的內容還是切題的,并有很好的注意、記憶保持及計算等能力;⑤病人自責或罪惡和疑病妄想明顯,易產生消極自殺行為;⑤用抗抑郁藥物療效良好,無后遺人格和智能缺損;①可有明顯的個人或家族抑郁癥史。即使如此,兩者的鑒別在部分病人仍相當困難,需到專科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下一篇:抑郁癥治療詳盡的用藥指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性神經癥診斷依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