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案例:開開,初一上學期,因為嘴角、肩膀、眼睛抽動來尋求心理咨詢。他媽媽很著急,她說孩子生氣、緊張和放松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張嘴巴、抖肩膀,擠了眉弄眼,很嚇人。這種現象已經一年多啦,孩子平時學習成績不錯,也很努力,最近有些叛逆,不愿意寫作業,和爸爸相處不來。希望我能幫幫孩子,她帶孩子已經在針灸,但效果不大。
分析及咨詢方法:
了解了開開的成長史,發現孩子從小生活在高壓下,爸爸動輒打罵,要求很高;媽媽是全職太太,追求完美,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外公外婆也很寵愛孩子。爸媽感情尚好,自從有了孩子,兩個人都是因為孩子而斗嘴。開開雖然上初一,但心智年齡小,性格溫和,表面上不發脾氣,但暗地里會獨自發火砸東西。
任何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支持、鼓勵與愛,尤其是男孩子,父親要在孩子3歲后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靠山,默默地支持與鼓勵孩子,相信孩子;母親要慢慢退居二線,提升父親的家庭地位,放孩子自由,給孩子充分的獨立自主空間,幫助孩子承擔責任,學會擔當。
父母要學會管理情緒,提高情商,幫助孩子學會識別情緒,管理情緒并理解他人的情緒。情緒無所謂好壞,只要正確處理即可。壓制孩子的情緒,打壓孩子積極性,會讓孩子憋屈,時間久了,情緒淤積體內,會通過身體表現出來,抽動、失眠、肥胖等都可能出現。
針對開開的抽動,我用了大概10次來處理。第一個療程(6次)是專門針對開開,用人本主義接納他,鼓勵他;用合理情緒療法幫他人情哪些情緒是由不合理的觀念造成的,如何矯正觀念;用完形療法幫他處理抽動所隱含的負面情緒;用繪畫療法協助他宣泄情緒。最后4次是家庭治療,請父母理解孩子,改善親子關系。
目前親子關系良好,孩子學習、生活正規化,抽動現象幾乎沒有。還剩下2次,因為時間關系,一直沒做。祝福他們。
請父母少用腦,多用心愛孩子。
下一篇:颯爽秋天,心理如何放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無人傾訴?試試3個自愈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