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大三學生小徐:“一到冬天我心理就犯懶,整個人都不愿意動,就想蜷縮在床上,宿舍里的舍友都說我是‘冬眠人’。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看什么都不順眼,為了這個,女朋友也跟我分手了,她說我喜怒無常。每年年末都要面臨期末考試,我卻壓根沒心情備考。大一、大二都為此‘掛’了課。今年尤其糟糕,既要準備期末考,還要準備考研,明年就畢業了,為了考研,找工作也一直沒怎么進行。
看著同學們都緊張備考找工作,我卻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老師家長越批評我,我越不想動彈,整個成了惡性循環。其實我也不想做‘冬眠人’,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一到冬天,看著陰沉沉的天氣,我就一點兒好心情都沒有了。我這樣的情況是一種病態嗎?”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市民到了冬季心情就會變得萎靡不振,賴床、易困、易煩躁等生理心理反應層出不窮。據了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的調查顯示,約3%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冬季里會出現精神不振、煩躁、焦慮、嗜睡等問題,這一現象在城市中更為突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冬季憂郁癥。在年齡介于20歲至40歲的患者中,患冬季憂郁癥的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4。如果不能很好地排解負面情緒,很有可能轉化為“冬季抑郁癥”。
●專家解讀:冬季抑郁,與季節有關
冬季抑郁癥是指反復發生于冬季的抑郁癥。本案例中的小徐,在精神醫學上患的是季節性情感障礙,醫療氣象學上把“負面”情緒在冬季的加速流行歸因于“季節性情緒失調癥”或“季節性情感障礙”,如果不注意調節和治療,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季節性抑郁癥。目前多認為,冬季抑郁癥的發生與陽光對人體生物鐘的影響有關。人體內有一種控制晝夜節律的生物化學機制,這種生物化學機制會影響人的多種生理和心理功能,而人的生物節律與日出日落相關,如果光照時間及量減少,就有可能使人的晝夜節律表現異常,導致抑郁情緒。
冬季抑郁癥患者多于晚秋發病,隨著冬季來臨,白天越來越短,日照越來越少,抑郁癥狀就會逐漸加重,隨著白天變長,抑郁癥狀就會逐漸好轉,到了陽光充足的春夏季,抑郁癥狀就會消失。目前對冬季易患抑郁癥的原因還不清楚,有人認為這與光照影響了大腦中的某種神經物質有關,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對像本案例中的冬季抑郁癥患者,建議:
1.光照治療。由于冬季抑郁癥的患病與光照不足有關,冬季多曬太陽,經常到有陽光的地方,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冬季抑郁癥。
2.有的病人服用褪黑素有一定療效。
3.如果病情較重,患者出現輕生的想法或輕生行為,應用以上方法效果不好,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當的抗抑郁藥物治療。
目前尚沒有有效預防冬季抑郁癥的辦法,冬季多曬太陽,多做戶外運動,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可能對預防冬季抑郁癥會有幫助。
(梁子豪)
下一篇:心理揭秘:無聊強烈可致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女相爭 男人永遠贏不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