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面對繁忙的工作,很多的父母會在忙于工作的時間里,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也沒有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一些情感的問題,久而久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就越來越遠,那么哪些跟孩子溝通的方法,是大人們應該學習和注意的呢?
固定“聊天時間”:家長要養成與孩子聊天的習慣,可以在每天的睡前,躺在床上,讓孩子說說今天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高興事兒,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兒。孩子的表述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概括歸納過程,同時家長也能從孩子的表述中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么事,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有所了解,也能保證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對于孩子的心理變化也能通過與孩子每天的聊天有所洞悉。
注重“身體語言”溝通: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可以用身體語言進行,抱一抱,親一下,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是孩子需要的。美國的人類學家在研究人與人的溝通時發現,孩子在表達感情時,更偏重使用身體語言。即使有時家長沒有長時間與孩子溝通,也要用身體語言告訴孩子“媽媽是愛你的”,“媽媽在關注著你”。
保持一顆“傾聽的心”:家長與孩子溝通不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長過于主觀,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也沒有靜下心來去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的想法有時是有他的道理的。家長應該用問答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指責、批評。以寬容、鼓勵的心態來聽一聽孩子的內心表白,能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對待自己的平等態度,孩子也就更樂于將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
減少不良溝通方法: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有許多影響溝通的方法,家長由于是溝通過程的主動一方,往往會意識不到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如經常指責、埋怨孩子,認為孩子做的總是不對的;對待孩子的問題經常是啰嗦、打岔,一個問題沒解決,卻想起孩子的一堆“不是”;對待孩子過于理智,凡事都要問個究竟,沒有考慮孩子自己的空間和隱私。
在和自己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要主動地和孩子溝通,并且在自己做錯了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要像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理智的對待孩子,也要感性地對待孩子,家長必須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情感基礎。
推薦閱讀:寶寶太依賴媽媽怎么辦
下一篇:正確愛孩子的十大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寶寶不再依戀媽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