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中國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爸爸只負責賺錢養家,而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情。實際上,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爸爸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當爸爸的能多抽點時間陪伴和教育孩子,孩子可能會更優秀。最近,心理學家列出了好爸爸的8個標準,作為父親的可以學習一下。
1.多花時間陪孩子。培養感情是需要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邊,和他們一起玩樂,聽他們說話,他們會記住你的愛,感激你的付出。如果你總是很忙,無論你有何借口,孩子們都會覺得被忽視。
2.以身作則。一個好父親會從點滴小事中給孩子展示什么是誠實、謙遜與責任,讓他們明白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3.全家一起做飯吃。現今,做飯不再只是媽媽的義務,父親也要學習烹飪,同妻兒共享其中的樂趣。餐桌也是全家交流的好場所,孩子們可以談談自己的生活,家長也可以贊美他們并給出建議。
4.經常贊美孩子。男性通常不太擅于表露情感,但事實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關注和贊賞。多表達對孩子的喜愛,哪怕只是一個擁抱、拍拍后背、親親臉。
5.尊重孩子的母親。無論你們夫妻關系如何,都應該給你的妻子以應有的尊重。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會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目睹父母相敬如賓,孩子也會感到自己得到認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間的相互尊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后的擇偶觀。
6.定下規矩,獎罰分明。現代育兒觀念的一大誤區是,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明確界限。父母應該給孩子立下明確清晰且獎罰分明的規矩。既讓孩子懂得了“無規矩不成方圓”,又能讓孩子感受深深的父愛。
7.做個親切有耐心的老師。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最好老師。從孩子很小時,就要耐心傾聽他的想法和難題,從日常事例中教給孩子基本生活經驗。
8.給孩子讀書。書本是激發孩子想象力的最佳選擇。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可以讀故事給他聽。培養其閱讀興趣有助于改善個性及促進身心發展。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教育孩子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爸爸們也應該積極的參與進來。怎么處理各種問題,這8條標準,父親們一定要參考一下,經常的去贊美孩子,尊重孩子的媽媽,這些孩子都會耳濡目染,父親怎么做,孩子就會記在心里。
下一篇:良好親子關系的三個重要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要讓寶寶自己變得愛講衛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