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爭拗是很多家長不怎么重視的。其實這個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它可以使親子關系變得疏離,無法互相信任,還會造成孩子的不滿和反抗。但像“爭吵、斗爭”是雙方面的,父母應首先避免介入親子斗爭中。
這并不是一個輸贏的問題,其行為已經傷害到了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但以下的建議和方法可以達到一個「雙贏」局面:
1、做父母的,先要訂立清晰的個人原則,并讓子女知道。
2、父母要恩威并施,有問題時,現身說法往往比光是說教更有用,孩子也會因此學得更多。
3、嘗試在非爭拗的時間中對孩子加以開導,但不要長篇大論,只要點到即止,也不要妨礙孩子休息。
4、多觀察孩子的舉動,當發現孩子做錯了,不要單是懲罰他們,父母應找些方法去開導他們。
5、和孩子一起設計每天的作息時間表(例如何時起床、吃飯、做功課、看電視、休息、做家務、上床睡覺等),然后切實地遵行。
6、多向孩子提問,以啟發其思考,但正在和孩子爭拗時,切勿問孩子「為何」,因為這只會增加矛盾。
7、和孩子討論如何解決困難,甚至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決定。
8、長話短說,盡量精簡。父母向孩子說太多話,孩子有時未必能接受得來,所以最好以最精簡的說話向孩子表示你的要求。
9、教孩子怎樣與人合作,這是培養孩子待人接物所必須的。
10、可以利用手勢(身體語言)、圖畫或字條等方式跟孩子溝通。
11、善用非語言性的暗示式溝通,家長可跟孩子事先來個約定,例如飯桌上反轉的空碟子代表孩子在晚飯前要做的家務;電視機上貼一張卡代表要先做好功課才可看電視。
12、用心去聆聽。聆聽孩子說話時,父母要停止說話,靜下來細聽孩子說些什么。
13、別給孩子太多選擇,不能答應的,不應提出來讓孩子選擇。
14、跟孩子約定,父母正在忙碌或與別人談電話時,不會答應子女任何要求,以免造成日后的爭拗。
15、孩子做妥家務后,可設計些游戲和他們一起玩。
16、孩子一起做家務,一方面教懂子女共同承擔,也可使做家務成為親子活動。
17、家長要有幽默感,哄一下孩子。既將你的要求以輕松的方式說出,也能使孩子間的關系更見親密。
以上十七條是小編的經驗加總結,努力的做了就會有回報。小編相信,這些條條款款可以緩和或者挽救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系。小編希望每個家長都和孩子成為朋友!
下一篇:孩子心理素質差 失敗的家教難逃其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正確培育孩子 不要過分夸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