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目前,有一部分孩子存在障礙。疏導孩子的障礙,使其得以健康發展,首先要搞清造成障礙的原因,減少盲目性,提高針對性,遵循人的發展規律開展工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疏導孩子障礙應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障礙的清除必須堅持方法和手段的科學化。疏導障礙,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健康地發展,因此在疏導障礙時,必須符合孩子特點,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要有令人信服的科學理論依據、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能耐心正確地研究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擯棄主觀武斷的做法。
2.主動性原則 疏導障礙的主動性包括審慎對待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教育者要能敏銳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盡可能把工作做在孩子沖突、障礙產生之前,做在問題行為形成之前。
3.信任性原則 成功地疏導障礙,在于信任。信任是一種感召力量,信任是雙方的。教育者在障礙的擊破過程中,要真誠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他們著想,理解和愛護他們,促其敞開心靈大門,自覺地接受障礙疏導,改變自己的狀態,從而提高疏導障礙的實效性。
二、疏導孩子障礙的方法
1.形象轉變法 具有障礙的孩子,通常具有服飾保守、說話遲鈍、走路畏縮等特點。從改變服飾、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人手,便是改變其心態和克服其障礙的一條捷徑。據國外最近的實驗顯示,舉重的時候如果大聲喊叫、呻吟,人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舉起更多的重量。因此專家認為,有障礙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改變自己的形象:穿整潔大方的服裝,養成講話大聲的習慣,走路昂首闊步,比平時加快10%的速度,等等。
2.語言激勵法 語言是思想的暗示,語言是思維的有效刺激物,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我們可以有意地讓孩子用“我聰明”、“我一定行”之類的積極語言為自己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患有障礙的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話,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激勵后,再滿懷信心地上學。
3.預演勝利法 患有障礙的孩子每當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像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于幫助孩子戰勝面對困難時的恐懼,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顯著的效果。
4.揚長避短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如果一個人用己之短,而舍己之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歡樂。因此,疏導孩子障礙時,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勢,并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障礙的有效辦法。
5.積累成功法 成功是自信的保證,自信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茖W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喚起往日成功的動作模式時,人又可以重新獲得那種成功的心情,從而消除障礙,充滿信心。故此,在消除孩子障礙時,為了能讓孩子也能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們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喜悅,能使人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6.洗刷陰影法 失敗的陰影是產生障礙的溫床。患有障礙的孩子遇到的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障礙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的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將失敗當做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二是徹底遺忘,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7.另類比較法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要認識自己可以拿別人來作比較。我們通常不提倡另類比較,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但對患有“羨人之長,羞己之短”障礙的孩子來說,采用另類比較,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對于疏導其障礙,達到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一篇:青少年“仇親期”的心理干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成長過程中四點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