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的心理十分的敏感,因此也是很容易就會受到各種異常心理的侵襲。但是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對此有所忽視。強迫癥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那么,兒童患有強迫癥應該如何治療呢?我們來看看吧。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調整與行為療法等,還會有一些精神分析、家庭人際關系治療等等。
在治療的過程中,可通過反復訓練和實踐主動矯正那些令人苦惱的觀念、意向或行為。利用意念訓練兒童出現不可克制的強迫現象時,家長要幫助兒童用意念努力對抗強迫現象,使緊張恐懼的心情放松,并告訴兒童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并分散兒童的注意力。
行為療法對單純用意念不能對抗的強迫現象,可以采用“行為對抗療法”幫助矯正。對抗療法基本上是一種操作性條件反射過程,把對抗刺激與強迫行為反復多次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條件反射,使之與原來的強迫行為相對抗,消除原有的錯誤行為。
2、藥物治療
臨床實踐表明,使用氯丙咪嗪結合其他藥物,對于強迫觀念為主的強迫癥,有明顯的療效,但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由小劑量開始使用,且需要連續較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才可控制強迫癥狀。由于孩子身心處于發育階段,精神類的藥物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建議最好是慎重考慮,建議家長先帶孩子進行心理治療,如果心理治療無法調整,再進行藥物治療。
兒童強迫癥的發生,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家長在生活中就應該多加關注自己的孩子的心理情況,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一篇:對抗強迫癥的“三不”策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的五大表現要注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