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又稱強迫性神經癥,是指在觀念、意向、行為上存在著雖自覺卻不合理或毫無意義,但又是被迫無奈地出于自己內心的自我強迫為突出癥狀的一種神經癥。
-、臨床表現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是自我強迫癥狀,這種自我強迫癥狀是出自內心的而非外力所致,是明知不合情理或毫無意義的而仍反復出現,是力圖抗拒和排斥的而又不能控制和擺脫。同時,自我強迫癥狀的出現會導致嚴重的內心沖突并伴隨著強烈的焦慮和痛苦。
自我強迫癥狀可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是反復思考毫無實際意義或雖有意義但可以解決的問題,例如“人為什么有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個鼻孔,但卻只有一張嘴?”“旅游買不到火車票怎么辦?”等,或者不必要地反復懷疑自己所做過的事情,例如投信后懷疑自己是否把信投進信箱去了,鎖門后懷疑是否把門鎖牢了等,雖經檢查仍不能放心。強迫意向是一種違反自己意愿的,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即將會行動起來的強有力的內在沖動,例如殺妻、搗毀電視機、吻陌生少女臉蛋等,但病人絕不會真正付諸行動,只是不能控制這些意向的出現。強迫行為是某些強迫觀念在行為上的表現,例如上臺階總要計數有多少階梯,沿街走路總要依次觸碰路邊的樹干,進屋前先在門前立正再邁步進入,每次回家總要反復地用肥皂洗手,明知用力眨眼不舒服仍要使勁眨眼等。
二、鑒別診斷
強迫癥應與精神分裂癥和器質性精神病中的強迫癥狀相區別。精神分裂癥的強迫癥狀不是自覺地出自于內心,對強迫癥狀不具有批判力,而強迫癥的強迫癥狀出自于內心,對強迫癥狀具有批判力,只是無法擺脫而已;器質性精神病(如腦炎等)的強迫癥狀不是其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另有其基本的突出的特殊癥狀,而強迫癥的臨床表現則為各種強迫癥狀。
三、心理咨詢與干預
1、認其傾聽病人的訴述,以確定強迫癥在觀念、意向或行為上的具體表現,然后針對病人最容易產生的擔心強迫癥會演變成其他精神疾病和會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進行解釋,使其明了強迫癥有可能自發緩解,經過適當的心理治療預后更佳,完全有可能徹底治愈。2、鼓勵病人以意志去克服強迫癥狀,讓病人學會“自控法”,通過自我克制進行自我治療。
自控法有制想法、行為中止法和替代法等幾種方式。制想法是用震驚術打斷強迫觀念和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個定時鬧鐘,讓它每3分鐘響一次,鐘響時大聲說“停!”立即驅除頭腦里的強迫觀念和意向,或者不用鬧鐘,在頭腦里出現強迫觀念和意向時突然站起來或作一個其他強烈動作并大聲說“停!”予以驅除。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聲音、微弱聲音直至僅在內心說“停!”來驅除強迫觀念和意向。行為中止法是用毅力強行中止強迫行為的自控方式,例如在出現毫無意義的反復用力眨眼、搖頭等強迫行為時,心里就默念:“毫無必要,我有毅力控制它。”然后強行中止眨眼、搖頭等重復刻板式動作。替代法是用不相容的觀念、意向和行為,去取代強迫觀念、意向和行為的自控方式,例如在出現強迫癥狀時,立即去回憶或設想有趣的情景或者立即去從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各種活動,如打乒乓球、彈電子琴、唱歌等。
3、必要時可用三環類的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尤其是強迫癥伴有抑郁癥狀時效果更佳。
下一篇:完美BB得橡皮綜合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偏愛”現代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