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青少年有“心病”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1-08
閱讀 :438
今天是第1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關注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記者從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我省當時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兒童占同齡人的16.4%,目前這一比率上升到32%。
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于1992年發起創立,時間為每年的10月10日。
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翟靜介紹,我省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數量近年來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山東省在上世紀80年代曾進行過一次關于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調查,當時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占同齡人的16.4%,而目前這一比率已上升到了32%。
其中,中小學生精神障礙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大學生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恐怖、神經衰弱、強迫癥狀和抑郁情緒為主。
翟靜指出,造成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學遺傳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三方面構成,例如長輩對子女的過度溺愛和教育方向上的偏差,家長不注重言傳身教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不利影響,以及受社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等。
專家建議,預防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學校和家長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及時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多注意正面教育。家長的教育方式對避免兒童、青少年產生心理問題至關重要,因為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此類疾病90%以上是由父母教育失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