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f88tb"></label>
<acronym id="f88tb"><dfn id="f88tb"></dfn></acronym>
    <li id="f88tb"></li>

  • 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成長物語

    成長物語

    保留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30

    閱讀 :332

      我們有些家長教育孩子的失敗往往就是因為缺乏童心。家長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實孩子有自己的天地,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滿了幻想,好游戲,愛提問題??墒怯行┘议L讓孩子“規規矩矩”,總想把孩子變成“小大人”,這種脫離年齡特點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兩代人的隔閡,多數是要失敗的。

      家長不理解孩子還表現在很多方面,如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家長不同,行為習慣和家長不同,等等。孩子的做法往往帶有時代特色,而家長的做法往往帶有過去時代的痕跡,兩代人的經歷不同,當然會有很多不理解。

      那么,如何由隔閡向理解轉化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會有童心,盡管你是為了孩子著想,但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媽媽怕孩子著涼,把他關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媽媽,讓我玩一會兒吧,玩一會兒就回來?!眿寢寘s說:“外面天氣冷,當心著涼。他們比你大,會欺負你的。你有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這小天地怎么能與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

      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電動玩具去換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養個小蝌蚪會傾注全部心血……這些在大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可對孩子來說卻是正常的。

      “每一個孩子在思想觀點、感情、感受、快樂、不安、憂愁方面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闭l了解孩子的心理,誰就會贏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動權;反之,則會產生頂?,F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費力而不討好。

      其次,要知道孩子的要求。

      美國學者赫茨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對五大洲20多個國家10萬名孩子進行了調查,發現孩子對父母的主要要求有10條:

      (1)孩子在場,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以同樣的愛,不要偏心。

      (3)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失信、撒謊,說話要算話。

      (4)父母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諒解。

      (5)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6)孩子的朋友來家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盡量全面地予以答復。

      (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忽冷忽熱,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美國《讀者文摘》也曾刊登過一篇孩子寫給父母的信,充分表達了孩子對父母的要求,這對中國家長了解孩子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么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地觀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過多地對我加以限制。

      ◆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對待我應像對待您自己一樣。

      ◆請愛護我,經常訓練我對人的禮貌,指導我做事情,教育我靠什么生活。

      ◆我需要您不斷鼓勵,不要經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我本人。

      ◆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從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里得到歡樂一樣。

      ◆家長跟上孩子的發展變化,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的變化,理解孩子的歡樂和苦惱,這是保持童心,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心靈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礎。

      再次,要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可人一做了父母,往往就把自己的童年給忘了,一味以成人的心情要求孩子。如果家長能經?;貞涀约旱耐?,“將心比心”,遇到問題替孩子設身處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會改變。

      比如孩子正跳皮筋跳得來勁,家長非得讓孩子馬上回家,孩子的嘴就會撅得老高老高。為什么?因為她剛跳完,應該給別人抻皮筋了,這時候走開,小朋友就會對她不滿。假如好容易等到該她跳了,而家長把她叫回家,她心里也會不滿。如果家長理解孩子的這種心情,說,再玩幾分鐘就回家,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告一段落”后自覺不玩,心里的不平衡也就得到解決。

      做家長的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拍洋畫、彈球、打彈弓、跳皮筋、跳房子、下老虎棋、吹泡泡、過家家,都曾使我們迷戀過;騎馬打仗、打雪仗、藏貓貓,也曾使我們激動過,如果這些我們能回憶一下,對于理解孩子,正確引導孩子都是大有好處的。

      沒有理解就沒有真正的愛。不理解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愛反而會使孩子反感,其要害是家長脫離了孩子的實際,強人所難,甚至把孩子當成執行自己意志的工具。相反,站到孩子的立場上以孩子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要求,支持孩子的正當要求,與孩子同喜、同憂、同樂,心理相通,情感交融,這樣才能愛得準,愛得深,愛得正當。

      當然,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點。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沒有理解往往也很難教育。有些孩子和家長情緒對立,往往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簡單粗暴教育孩子造成的。理解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做法,變簡單粗暴為耐心誘導,變單純禁堵為積極疏導。

      最后,要看到社會的變化。

      有些家長說,我有童心,我經常拿我小時候的情況與現在的孩子比,可越比越麻煩,與孩子的代溝越深。這是為什么呢?這是由于機械對比造成的。家長要有童心,但不能只是自己兒童時代的童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社會,要看到時代前進了,社會發展了,現代孩子的興趣、愛好與我們童年有了很大差別。孩子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智力開發早了,信息廣泛了,思想解放了,觀念也改變了。家長如果看不到這些,就會造成與孩子的隔閡。所以我們說的保持童心,還不完全是指家長自己童年時的童心,而是現代兒童的童心。這就要求家長時時研究社會變化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能以舊的觀念看待新一代的孩子。

    TAG:

    下一篇:如何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女受冷落情感缺失 城市出現“新單親子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a级在线观看| 日本网站在线看|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天天干天天草天天|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美国式禁忌4桥矿超棒| 午夜香港三级在线观看网| 热久久最新视频|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2019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有|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美女被免费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欧美色图亚洲图片| 亚洲国产第一区|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天天想你电视剧| 91看片淫黄大片.在线天堂|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美国omakmanta| 伊人色在线观看| 桃花影院www视频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