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健康是一個終身相隨的人生課題。它不僅具有很強的階段性,而且具有很強的個性特征和差異。同一個人,在人生發展不同的時期和階段,由于對該階段發展任務的適應情況不同,其心理發展表現也不同,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畸形的。
面臨心理危機的孩子,如果得到及時有效地關注和教育,有可能擺脫心理危機而踏上心理健康發展的道路;反之,任其發展,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因此,要特別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這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關系到人的一生。
如何才能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創造健康教育環境,避免學生經常性地陷入危機狀態,維持其心理的平和、積極、順暢。這對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要堅持發展優先、防重于治的策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不良心理的影響。
最后,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任課老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的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滲透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如班主任工作、團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
下一篇:90后學生的心理特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意義更為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