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黑色星期天》,也叫《憂郁的星期天》,是匈牙利鋼琴手魯蘭斯·查理斯遭遇愛情失敗后于1933年寫下的樂曲。歌中描述了一個不幸的男子無法將其所愛的人重新召回身邊的經歷。該曲情調極度哀傷,此后據說有100多人在聽了這首歌后相繼,被人們稱為“魔鬼的邀請書”。一時間,神秘的恐怖氣氛籠罩著歐美。
據悉,1929年美國還未完全擺脫股市崩潰所觸發的經濟大蕭條的陰影,又于1937-1938年之間再度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給大批失業者及其家庭帶來相當強的絕望情緒。這種情緒波及到了整個社會并導致該樂曲迅速在美國流行。不少因股市崩潰的美國人自殺后被人聯系到該音樂的流行,于是,美、英、法、西班牙等國家的電臺為此特別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號召歐美各國聯合抵制《黑色星期天》。此后,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開始銷毀有關這首樂曲的資料,該曲被查禁長達13年之久。至于作曲家本人創作該曲的動機,連精神分析家和學家也無法作出圓滿的解釋。
有專家提醒大家,對待所謂“死亡音樂”,最好自然面對,不要因好奇而刻意聆聽,更不必因曾經聽過而產生恐懼,畢竟這只是一首較為凄涼的抒情樂曲而已。
“有錯的不是音樂,關鍵是看你抱著怎樣的心情去聽。”心理專家認為,“死亡音樂”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可怕,也許有一些自殺事件與其巧合,再加上某些人的惡意炒作,“以訛傳訛”就夸大了效果。
現在有人因為收聽這種音樂引起,原因主要在于“死亡音樂”網頁上以及某些傳言的不良心理暗示。 面對越來越多的學生沉溺于在網絡世界中尋找“死亡音樂”的刺激,杜醫生指出,現在很多學生的心理都比較脆弱,缺少應有的辨別能力。她告誡大家要遠離網絡垃圾,選擇網上音樂一定要謹慎。
歌詞節選:絕望的星期天/我在陰影的籠罩下度過/我心意已決/我想結束這一切/很快這里將充滿花兒和悲哀的祈禱/我不會讓他們哭泣/我會讓他們知道我離開的很快樂/死亡不是夢/因為我在死亡中愛撫著你/伴隨著我靈魂的最后一次呼吸……
下一篇:·自殺的傳染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學生自殺的心理過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