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世界上有雙相障礙日這一節日,也許很多人聽到這一名詞時,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實雙向情感障礙癥疾病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比較的高,在如今這個巨大的社會壓力中,很多人也患上了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才導致了雙向障礙,也有人因此而自殺。
“雙面人生”引發高自殺率
雙相障礙是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郁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15-19歲最為高發。雙相障礙首發會以抑郁為主,往往一至數次抑郁發作后再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時,患者會出現情感高漲、言語增多、思維奔放、活動增多等癥狀。而抑郁發作時,會表現出持續的焦慮悲傷、思維緩慢、精力下降,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雙相及相關障礙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鐵榜指出:“對雙相障礙患者而言,一生當中可能長期處于極端情緒的劇烈波動中,正因如此,疾病帶來的情緒反復、身心俱疲和社會壓力等都使自殺的陰霾始終籠罩在患者上空。據統計,雙相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雙相障礙患者有過自殺行為,11-19%自殺身亡,年輕患者首次診斷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發生自殺。此外,雙相障礙不僅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它與其他疾病共病率也非常高,如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較一般人群增加20%,是一種嚴重危害身心健康重性精神類疾病。”
“三大原則”幫助患者積極面對與病共存
雙相障礙治療需要注重“三大原則”:綜合原則,長期原則,以及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綜合原則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藥物、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干預等措施,綜合運用以提高療效和改善依從性;長期原則是指患者需要遵從醫囑長期治療,實現與病共存,提高生活質量;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即鼓勵家人參與患者的治療過程,幫助患者提高依從性,減少復發。
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持續終生的疾病,但只要治療好了,癥狀控制住了,患者就能正常生活。藥物治療(包括心境穩定劑、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仍是目前治療雙相障礙的主要方法,而心境穩定劑(如丙戊酸)是國際公認的主要治療藥物,是從急性期到鞏固和維持期的主要選擇,并以長效、低副作用的特性成為長程治療雙相障礙的一線藥物。”
在面對雙向障礙疾病的時候,不光是我們患者自己要積極的去治療疾病,作為患者的家屬,也應該要給患者鼓勵和關心,最好是在患者壓力大的時候,帶患者從事一些放松的活動,并且,也應該要督促患者多注意休息,平時的生活中,不能讓自己的精神處于過于緊張的狀態。
推薦閱讀:喝四種水等于慢性自殺
下一篇:為什么女性自殺人數比男性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預防自殺 你知道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