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都會老,這是人自己無法左右的自然規(guī)律。當面對離休、退休這一關口時,過得好的老年人,生活依舊有趣味,過得不好的老年人,就會產生孤獨感和自卑感。長久的孤獨,尤其是老年喪偶者,甚至會產生變態(tài)心理,常被戲稱為“老小孩”。所以,退下來的老年朋友都應學會隨遇而安,學會知足常樂。如此方能心理健康,晚年生活愉快幸福。
老年人心理比較脆弱,記憶力與感知功能衰退,降低了老年人的判斷力、控制力及反應靈敏性,也降低了他們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這些都可使老年人在性格上變得古怪,例如嫉妒、任性、固執(zhí)、愛猜忌、好發(fā)牢騷及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形成所謂的倦、頭不昏沉、精力充沛為度。
我認為養(yǎng)身重在養(yǎng)性修身。我喜歡的養(yǎng)生方法一是“戒郁”,遇有不順心之事,唱幾段京戲,心情就比較舒暢了;二是“安心”,東坡詩云“安心是藥更無方”;三是要有“耐性”,“百凡自然就理,氣血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可養(yǎng)生兼養(yǎng)性。”發(fā)怒在傷害人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生命賠進去了,得到的回報成倍于你所傷者。
我把佛教的“三戒”作為做人的規(guī)范,一戒“貪”,不食非分利祿;二戒“憎”,不嫉妒別人,仁愛是生命的源泉,給人一份愛心,自己將增添十分生機;三戒“癡”,不癡心妄想,不熱衷名利,心情舒暢,便能健康長壽。
下一篇:如何堅定老年人的信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精神衰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