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期存在已經被大多數學者接受。相比成人中的表現,兒童中相對罕見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包括兩極性。
學齡期甚至學齡前期兒童抑郁近年來引起極大的關注。一些嚴重病例更多見有抑郁家族史,提示有遺傳因素,有抑郁家族史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
癥狀,體征和診斷
兒童期抑郁癥的基本表現與成人相同,但相對比較典型地與兒童的關系更大,如作業和游戲。癥狀包括悲傷的表情,淡漠和退縮,歡樂能力降低,有被人拒絕和討厭的感覺,軀體不適(頭疼,,失眠),階段性滑稽和粗魯的行為,持續的自我譴責。長期抑郁反映出相關的厭食,體重下降,失望,自殺動機。抑郁可以被過度好動,攻擊性,反社會性行為所掩蓋。
極端的激惹和攻擊性,相對抑郁的情緒本身,是相當常見。當這些表現與典型的成人抑郁情感的癥狀和體征共存時,診斷為情緒障礙比調節障礙和行為障礙更合適。情緒障礙可以發生在精神發育遲緩的兒童中,但可以被軀體癥狀和行為混亂所掩蓋。周期性的行為紊亂病史以及兩極性疾病的家族史有助于鑒別診斷。
治療
需要對家庭和社會環境進行評估,確定促使抑郁發生的壓力因素。在對患兒直接治療的同時,必須對家庭和社會環境采取適當的措施,治療的重點在增強自尊以其延續作用。在急性發作時可能必須短期住院治療。
對青春期前的抑郁,用抗抑郁藥物的指征和劑量范圍還沒有確定;最好先用保守劑量然后再用加量劑量。雖然仍然在進行相應的研究,但大多數臨床醫生認為,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每日1~2。5mg/kg有輔助治療效果。新的藥物如氟非那嗪和丁氨苯丙酮(bupropion),已經被越來越多地使用,但其在兒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沒有確定。針對個人的三環類抗抑郁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給藥,監測血漿藥物濃度有助于確定最佳的藥物劑量。血漿濃度在150~250ng/ml時,被認為是有效的治療濃度,但是兒童藥物濃度的高限還沒有確定。在開始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物治療以前,應進行檢查。在整個治療期間,應監測PR間期和QRS波的特征。臨床醫生必須警惕"開關征",因為兒童期發作的抑郁常常是兩極性情感障礙的前驅。
下一篇:兒童憂郁癥如何治才有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向閨蜜傾訴可能引發抑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