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大眾觀念中的“精神病”,實際上是醫學上所指的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的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癥。
精神病性表現有三大特點:①患者常有一些幻覺等病態體驗,并不能把其病態體驗與現實區分開來,把病態體驗當成現實。如有患者在一個人時聽到有人跟他講話,命令他干這于那,患者不能區分這是一種病態體驗(命令性幻聽),相反會按照命令行事。再比如有的患者堅信周圍的人都要謀害自己,但實際上根本沒這回事,別人反復說服他這是不可能的,但他仍然堅信不移,這是一種被害妄想。②患者沒有能力按社會認為適宜的方式行動,他們在病態體驗(幻覺、妄想等)的支配下出現一些異常行為。③患者對自己這種異常表現不能察覺,認為自己精神正常,沒有病。
我們知道,抑郁癥患者一般知道自己情緒上出了毛病,并為此感到很痛苦,他們希望其情況能有所改善。但苦于調整不好,于是有時會采用自殺這種方式結束其痛苦。所以抑郁癥不是大眾觀念中的“精神病”,它是一種心境障礙。
抑郁癥中,大部分患者病情由輕到中度,不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病情嚴重的只占少數。雖然嚴重的抑郁有時也會有一些幻覺、妄想等病態體驗,但經治療后病情會很快好轉,隨著病情的減輕,患者能認識到自己有病,并積極配合治療。所以它與大眾觀念中的“精神病”不同。
下一篇:警惕:兒童抑郁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殺有什么早期跡象,應如何進行預防性干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