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我國,抑郁癥已成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人群中發病率達17%。與此同時,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自殺,其中80%自殺者患有抑郁癥。伴隨越來越多自殺事件的出現,抑郁癥已形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對此,預防醫學會社表示,導致類似悲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傳統觀念中對“精神疾病”的歧視性看法。
輕則情緒低落,不愿與別人多交流;重則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乃至產生厭惡這個世界的心理直到選擇自殺。抑郁癥就像隱藏在患者潛意識里的“主宰者”,時刻將患者引向痛苦的深淵。
但是,“如果能在此前得到精神專科醫師的診療,必要時輔以住院觀察,也許遺憾就不會發生。”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心中形成的傳統觀念——“抑郁癥屬于精神疾病,而患上精神疾病是件不光彩的事”,使得抑郁癥患者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正規且必要的治療。
應留意惡性疾病患者,及時會診
“目前很多綜合性醫院里缺乏相應的精神病科室。”抑郁癥很多情況下出現在患有惡性疾病的患者身上,由于這些患者容易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在治療過程中就會表現出“絕望”的念頭。這個時候他所就診的綜合性醫院如果擁有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的話,就能要求醫生之間及時會診,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劇的發生。
溫馨建議
人的心理和生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抑郁癥患者在身體治療的同時也一定要樹立治療的信心。
其實呢,治療抑郁癥最難的是病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他老懷疑抑郁癥是否能好,經常來問大夫,我這個抑郁癥是永遠好不了,是不是老得犯,實際上根據仲景看法是形神合一的,因此我們經常說,你看你感冒了,咳嗽,咳嗽能不能好,咳嗽你吃藥就好了,那么抑郁癥,它表現也是個癥狀,只要按照抑郁癥治療方法把臟腑、氣血調和順暢的話,抑郁癥同樣是可以治療的。
下一篇:偏心的媽媽易造就抑郁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生子女交個閨蜜防止抑郁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