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問:我的孩子6歲了,最近他總是向我要錢,想要買這買那。我覺得孩子這么小就學會花錢不好。因此,我一直不答應。可孩子堅持說,別的小朋友手里就有錢,都是爸爸、媽媽給的。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小孩想要錢好嗎?
答:孩子小小的年紀就知道要錢,這不是偶然的。因為,孩子兩、三歲以后就開始與金錢打交道了。他們要吃冰棍和巧克力,知道得用錢去買;有時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議論誰發了多少,以為孩子小,不在意。其實,耳清目染,孩子也會知道錢的價值和作用。
春節到了有“壓歲錢”,過“六一”,過“生日”家長不是給錢就是買東西,挺小的孩子知道要錢,這并不稀奇。說到底,這是一個商品經濟的社會。
所以,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錢是不可能的。不讓孩子直接支配一分錢,一切用品由家長包辦代替,這樣做在孩子不懂事時是可以的,當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后,家長仍把錢管的死死的就不足取了。
正確的作法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會花錢,但不隨便亂花錢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會花錢,其一,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在商品經濟活躍的社會里,金錢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哪怕只有1角錢,孩子也會數來數去;其二,可以提高孩子獨立思考,果斷處理問題的能力。因為孩子在用錢買東西時,事先總要反復想多少次,“買哪個?哪個最好”。他都耍認真考慮決定;其三,可以使孩子養成精打細算,從長計議的習慣。小孩子會把每次所得到的錢,即使很微不足道,也一次次累計起來,算計著先買什么,后買什么,最后再做什么大事情。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很多孩子花錢如流水。要想讓孩子真正會管錢用錢,不亂花錢,家長還要注意引導和控制。
1.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決定給多少錢。大一點的孩子會算帳了,對要買的東西的價格也清楚,家長可以多給一些。如果年齡很小,只懂得幾元,幾角的概念,錢給多了,只會把孩子弄蒙,他也會把錢當兒戲。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次最好給幾角最為合適,或者給孩子正好需要的錢。
另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家庭收入的情況,酌情考慮調整給錢的次數或增減數額。
2.家長要進行疏導,給了孩子錢,切忌對孩子用錢放手不管,哪怕是1分錢,也要爭取讓孩子用得恰到好處。
首先,要向孩子講明給錢的原因,啟發孩子管好錢,用好錢,不隨便亂花錢。增強當個“小主人”的光榮感和責任感。
其次,要買什么東西,事先要向大人說清楚,不能浪費錢。
再次,孩子要有一定的自主權。對孩子的學習用品和損壞別人東西賠償所用的錢,以及幫助他人方面的用錢,由孩子自己決定。
另外,一旦發現孩子花了不該花的錢,千萬不能動輒打罵,或停止給錢。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此時,既要指明孩子在用錢方面的過錯,又要鼓勵孩子自立,自愛、自信,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幫助孩子記好帳,作好計劃。對每次給孩子的錢,要幫助孩子在事先準備的記帳本上記好。如積攢多了,孩子不便保管時,可單獨存入銀行,或家長代為保管。對孩子開支的每一筆款,也要幫助記好,并作好長遠計劃。
這樣長久下去,不但能預防金錢對孩子的種種弊端,而且能使孩子充分體會到生活的樂趣,提高孩子的消費能力。
給孩子錢,并不是縱容孩子亂花錢。家長既不能一分錢不給孩子,也不能想給多少就給多少。小孩向家長要零花錢,家長還是要慎重掏腰包的,掂量著給孩子,這倒不是慳吝,給小孩零花錢的多少,絕不是衡量父母疼愛孩子與否的尺度。
有時可滿足孩子的要求,有時要打個折扣,有時應一毛不拔。多給可能會適得其反,少給也許恰到好處。我們關懷子女的成長,既要體現在物質方面,也要體現在精神方面。因此,給孩子零花錢的多與少,是大有學問的。
還有一點,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學會用錢并不等于讓孩子認“錢”為親、要給孩子講“不勞而獲”得來的錢是不正當的。只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是獲取金錢的正確途徑。
如果幼兒認為不勞動照樣可以搞到錢,那么,從小就會產生懶惰,貪婪的惡習。因此,家長要把勞動和金錢聯系起來教育孩子,還要給孩子講明社會上除了金錢以外,還有更可貴的東西,是金錢不能買的。讓孩子從小就知道金錢并不是生活中的唯一,減少錢對孩子的誘惑力。
家長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假如當父母的開口是錢,閉口是錢,想的是錢,撈的是錢,怎能不使自己的孩子往錢眼里鉆呢!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保持自己的情操,不要讓孩子覺得,您是為錢而活著。
孩子要錢,這在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社會是完全正常的。關鍵是做父母的要正確引導,讓孩子在“金錢”世界里健康成長。
下一篇:警防高知家庭孩子患孤獨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師不能把“差生”當另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