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我們初入社交圈子時,有時會犯一個常見的錯誤,那就是“好事一次做盡”。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可,全心全意地為對方做事以期彼此之間的關系更融洽,這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
心理學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經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人們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然而即使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會令人們心理失去平衡。
人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也是為了使關系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留有余地,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留有余地,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彼此心靈都需要一點空間。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系,那么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于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系。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暢快地呼吸。
(張華仙)
下一篇:如何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審視:春節結束你有哪些“綜合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