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健康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探討和解決有關保持或促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的心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學在矯正影響人類健康或導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為,尤其是在預防不良行為與各種疾病發生中所應發揮的特殊功能;探求運用心理學知識改進醫療與護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節省醫療保健費用和減少社會損失的途徑,以及對有關的衛生決策提出建議。在一定意義上說,它是心理學與預防醫學相結合的產物。
健康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的一個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中心任務是探討有關軀體疾病的心理學問題,著力于人類健康的維護,而不是疾病的治療。在這一點上,健康心理學同中國傳統醫學所強調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和“防病于未然”的主張有相通之處。
健康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并首先受到預防醫學界的重視。它是在醫學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化的形勢下出現的。美國從節約醫療保健經費開支與降低發病率的目的出發,率先開始了對健康心理學的研究。
1976年,美國心理學會討論了心理學在人類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強調心理學在心理衛生中的作用外,還指出心理學應當研究有損人類健康或導致疾患的心理與社會行為因素,探討預防和矯正不良行為以及幫助人們學會應付心理社會的緊張刺激。隨后,成立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健康研究小組,并在此基礎上,于1978年8月正式成立了健康心理學分支,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的第38分支,并創辦了《健康心理學》和《行為醫學雜志》。
由于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及其工作實踐與人類健康的各種問題緊密相聯,甚至直接關系到社會的進步與個人的幸福,所以它在建立后的短短幾年里就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如今在歐洲不僅已成立歐洲健康心理學會,比利時、聯邦德國、英國、荷蘭等許多國家也都建立了為數很多的國立健康心理學機構。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府和聯邦政府直接提供研究資金開展健康行為和健康教育的工作。在南美和北美各國已制定出公眾健康法規。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已制定出有關計劃。
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任務是使心理學在行為醫學和預防醫學中發揮作用。它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綜合運用了行為理論、程序學習、行為健康和條件反射的原理。它在疾病的防治、不良行為的矯正、生理功能障礙的康復、意外事故的減少、精神緊張的緩解,以及運動鍛煉與健康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也對降低許多心身疾病,如對降低心血管病和癌癥的發病率等起了重要作用。
在預防與心理行為因素關系密切的心血管疾病方面,健康心理學著重探討行為模式引起冠心病的機制以及矯正的方法。它綜合運用了心理學、醫學、社會學、教育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提出了積極的預防心臟病的措施,例如,提供有關禁煙、戒酒、限制高鹽與高脂飲食的咨詢建議,提倡采用科學方法進行增強體質的鍛煉,主張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養成良好習慣,并強調個人對自己健康的責任心,培養自我保健等等。統計表明,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顯著降低。
實踐表明,健康心理學在與相關學科的協同合作的過程中,已經并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其造福人類的重要作用。在美國,通過健康心理學家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吸煙者的比率已明顯下降,成人的吸煙率比20年前下降了12%,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吸煙致病致死的這一尖銳社會問題。
健康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它也面臨著許多有待解決和探討的問題。例如,如何在不同的科學中汲取有益于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方法,手段,并與社會各有關方面進行有成效的合作,以實現為社會培訓“健康人”(沒有身體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目標;探尋和確定培養健康心理學家的正確途徑與恰當標準;明確健康心理學家的工作內容、研究方向與職責權限,設置適當的工作機構并建立和健全相應的工作制度等等。
在中國,健康心理學也已日益受到醫學界和心理學界的重視。
(楊玉龍)
精彩推薦 權威調查:5%畢業生想過自殺 強檔測試:你最迷戀哪種女人? 心理學家為你解析十大夢中“鬼” 最實用:從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潛意識 揭謊!娛樂圈大牌明星都是說謊精 職場攻略:怎樣從小動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錯?男人下半身壓力源于女人 暴強!如今的大學生為減壓去裸奔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