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我們生活中遇到某種變故或者挫折或者長期的工作生活壓力,某種強烈刺激時,會出現很多超乎平常人的做法和表現,我們一般把這種現象成為心理失常,表現行為不正常,我們如何區分心理的正常與非正常呢?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人還是對已,都不要把心理失常(病態心理)和心理正常(常態心理),絕對地截然分開。認為二者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這里所謂的常態與病態,以及把嚴重的病態心理(心理疾病)說成是“變態”,它們之間,都只不過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罷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界限很細微。西方有位心理健康專家說得好。“有許多人在他的一生當中,時而越過這個界限,成為變態者;時而又返回去,恢復為常態者。”
如果把正常心理譬喻為一個體積適量的皮球,那么,心理失常只不過是它的膨脹或縮小。比如說,在心理正常的人當中,會不會有人也有“心理危機”的狀態呢?有的,程度不等地存在著。例如,當他們的生存遭遇到威脅的時候,也會做出一定的防衛性反應,這個時候,他們在心理上就會處在“危機“的狀態中。
不過,正常人和失常者在心理癥狀的表現程序上不大一樣。可以說,二者的區別也僅僅是在這里。例如,正常人因高一饒而意識模糊的時候,也會產生種種幻覺而嚴重的病態心理者,則是在意識清醒的時候,也會表現出幻覺。因此,病態心理只不過是常態心理的“反常“現象,在癥狀的表現上,有所不同罷了。這樣看來,就完全沒有必要對心理失常的表現,感到“可怕”或者“可恥”。同樣地,也決不應該譏笑或者鄙視有失常心理表現的人。
那么,什么是心理疾病的癥狀表現?國外有的學者提出,心理疾病患者一般具有下面這十種疾病性的癥狀(或者說“特征”):
一、記憶力衰退;二、注意力不集中;三、缺乏自信心四、過多的內疚自責伍、悲觀厭世;六、憂慮;七、逃避;八、失眠;九、煩悶;十、懼怕。
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態度,能夠對生活中的挫折和變故能夠做出正確的反應,很強的抗壓心理是一個人很重要的因素。能夠及時的判斷和修正自己的世態,讓我們笑對生活,永遠享受生活的快樂!
下一篇:憤怒是心理焦慮的表現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入職者遇到挫折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