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來咨詢的人肯定是不快樂的人,他(她)們寧愿不斷花費不菲的診金總是不厭其煩地重復著自己的不幸和煩惱,他似乎沒有快樂或者那快樂只是昨日黃花。其實,與其說他們沒有什么東西值得快樂,還不如說是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快樂之所在。
有人自認為自己身體太差愁云滿面,有的人說自己工作太辛苦,勞心勞力沒意思;有人為自己文憑不高、身材不高自卑不已,也有人抱怨生活太悶,單調乏味;有人踩著單車與別人的小汽車比怨氣沖天,……如果換了是一個快樂的人,他會說因為自己身體弱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照顧,少了一些爭強好勝,多了一份休息;他也許會說矮個子更聰明能干,不易引人注目;他還會說自行車能在交通擁擠的城市自由穿梭,是惟一不污染環(huán)境的“綠色交通”,……快樂的人并不是上天特別寵愛他,把快樂都給了他,而是他總是能從小處見到大樂,從失敗看到教訓,從絕望看到轉機,從曲折想到磨練,從委屈想到寬容與大度;貧困時隨緣,富貴時知足,位高時謙虛謹慎,位卑時自強不息,……只要你真想快樂,生活就像臺灣作家三毛所寫的確那樣《什么都快樂》。如有一次,她“回家翻儲蓄室,見童年時玻璃動物玩具滿滿一群安然無恙,省視自己已過中年,而手腳俱全,不亦樂乎!”
由此看來,快樂并不由環(huán)境,也不由物質條件決定,全在于人的內心,可謂:心生則萬法皆生。“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從學的角度來看,快樂的感受決定于人的認知方式,可是,那些自認為痛苦的人總是把痛苦的根源歸因于環(huán)境與他人。事實上,人生一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人人皆友,你不可能想要發(fā)財就發(fā)財,想當官就當官,想出國就出國,想身材高大漂亮就會如愿以償,愿望受阻,情緒受壓,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這樣我們是否就沒有快樂了呢?不是,當然如果你明白和接受了上面所講的道理,那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尋找快樂的方法了。清代文人李漁有《閑情偶寄》專論尋樂之法,記有貴人行樂之法、富人行樂之法、貧賤行樂之法、家庭行樂之法、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道途行樂之法,春、夏、秋、冬行樂之法等,堪稱世界行樂方法之最,而清代金圣嘆作《三十三個不亦快哉》則開從平凡生活中尋找快樂之先河。我想如果天下人都學會了像李漁和金圣嘆那樣的尋樂之法,那么,這個世界肯定充滿了幸??鞓返男β暋?/P>>>>
下一篇:沖出自己的思維定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用“想象”與“音樂” 替你的人生伴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