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f88tb"></label>
<acronym id="f88tb"><dfn id="f88tb"></dfn></acronym>
    <li id="f88tb"></li>

  • 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異常心理 > 網癮

    網癮

    專家解讀中國網絡成癮三大特點

    分類: 網癮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09

    閱讀 :375

    國外網絡成癮的人群集中在20~30歲,中國卻集中在15~20歲;國外網絡成癮的內容比較分散,而中國80%~90%集中在網絡游戲;國外網絡成癮罕見極端事件,而中國人網癮的極端程度也超過國外。日前,在中國心理學會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舉辦的“用心靈感受世界”公益講座上,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首先報告了這三個事實。
      高文斌博士自2002年開始關注并研究網絡成癮問題,目前正主持“網絡成癮心理治療與預防”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他說,在國外,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很少見到中國這樣“繁榮”的網吧業。國內有的城市蓋起了幾層樓的網吧,而且總是人滿為患,生意興隆。但同樣是亞洲國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國的網吧里,不過十幾張電腦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靜。
      當許多家長控訴“網絡害了孩子”時,高文斌博士對國內外網絡成癮現象所做的比較卻不得不讓我們思考:為什么這么多中國孩子會迷戀網絡?為什么網癮會找上中國孩子?幫助網絡成癮的孩子該從哪里下手?
      三大缺失,使網絡成為替代品
      高文斌博士說,研究網癮首先要回答“網絡給了青少年什么”。一個孩子要健康成長,身心兩方面都需要很多的“營養素”,從心理上來說,這些“營養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與他人建立關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學校是青少年獲得這些營養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學校不能提供這些營養素,青少年就會尋找其他的替代品。
      高博士說,他們經過研究發現,當代中國青少年在成長中不同程度上存在三個缺失:
      第一是“父親功能”的缺失。父親對于青春期的男孩是很重要的,父親往往代表著規則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與父親的作用有很大關系。但是現在很多家庭中,或因離異,或因工作太忙,或因外出打工,父親的功能是缺失的。在傳統的大家庭時代,父親不在,還有爺爺和叔叔伯伯來代替父親發揮功能,而現代核心家庭卻往往找不到替代者。這從某種角度上解釋了為什么網絡成癮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個重大的缺失是游戲缺失。很多人以為,在中學階段孩子已經不需要游戲了。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戲,只不過他們需要社會角色更豐富的游戲,需要有象征意義的游戲幫助他們長大。現在中學體育活動不僅少,而且男生的活動在時間上和內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實男生是需要在游戲中有一定的肢體接觸,甚至肢體沖突的。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時,他就去找替代品。網絡游戲很多都是戰斗游戲,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戀上。這也是為什么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以游戲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對于青春期孩子來說,同伴特別重要,沒有伙伴就不能從家庭走向社會。但是中國城市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內同伴為零。同時,現在很多孩子上學遠,又因為安全問題家長不得不接送,本來上學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現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課間時間,很難發展出高質量的同伴關系。新的城市社區,居民的異質性也不利于青少年發展同伴關系。當現實生活中同伴缺失時,網絡卻給青少年提供了機會。
      在網絡中,有游戲,有同伴交往,又能獲得成就感,正好彌補了三個方面的缺失。
      警惕從“學習成癮”到“網絡成癮”
      高博士把網絡使用者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健康使用者,他們不會因為上網而影響社會功能的發揮。
      第二類是高危人群。高博士說,這樣的人往往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學生”。這些好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并非出于內在的興趣,而是依賴良好的學業成績獲得各種心理需求,如老師的關注、家長的獎勵、同學的欽佩等。他們是“學習成癮”的孩子,往往缺乏學業以外的明顯特長和愛好,也缺少好朋友。這樣的好學生進入大學后,發現學習不再是評價一個人的單一標準時,就會出現成長的垮塌。由于他們的行為方式是單一的,過去就靠學習,現在學習不能給自己帶來滿足了,單一的行為方式使得他們放棄學習,一頭撲到網絡上,希望從網絡上全部獲得他想要的東西。但是網絡并不能替代現實,他必須去發展自己的心理能力。
      第三類是網絡使用障礙者。這些人雖然上網時間很長,幾乎每天都要上網,但還能控制使用的極限度,比如考試前他會停止上網去學習。
      第四類就是網絡成癮者。他們因為上網,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心理、身體都出現了問題。這些人大約只占2%,他們需要進行心理干預。
      高博士說,我國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屬于第三類而不是第四類。對他們進行矯治,家庭、學校和青少年自己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有利于狀況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具有一定的行為調控能力,在專業人員的輔導下,這股自身的強大力量會幫助他們自己走出網絡迷途的。

    下一篇:孩子有網癮是家長的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癡”是嚴重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果冻传媒和精东影业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1048系列电影|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美女的胸又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2020| 女人爽小雪又嫩又紧|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天天干视频在线|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8050午夜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国产萌白酱在线一区二区| a级毛片黄免费a级毛片|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电影|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窝窝免费午夜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