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扇一米見寬、不到兩米高的門,連著一條長長的白色通道。通道兩旁寫滿了標語:“珍愛生命,遠離網癮”、“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這棟小樓就是位于北京軍區總醫院的中國首家網癮治療中心所在地。
8月4日,在中心接待室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擠滿來自全國各地的12名患者及家屬,年輕人中有的低頭沉默不語,有的高談闊論網絡游戲史,有的用不屑的目光環視周圍,而年長些的卻無一例外都眼睛紅紅的,有的還用紙巾不停地擦拭著眼睛……
中心成立
一個偶然的機會,陶然開始關注青少年網絡成癮現象
中國網絡成癮治療中心成立于今年3月,但中心主任陶然醫治首例網絡成癮患者卻是在2001年。
當時,鄰居家的一對雙胞胎迷戀網絡近乎癡迷。鄰居萬般無奈之中,想到了當時正在搞物質成癮研究的陶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陶然接受了他們。最開始,陶然只是給孩子們服了點調節神經系統的藥,覺得這些應該足夠應付這些孩子。但孩子們還是吵著要玩電腦,于是他讓孩子把他帶到他們常去的網吧時,滿滿一屋子的孩子,眼睛直勾勾盯著電腦的場面使他震驚了,產生了強烈的挽救責任感。
陶然這才開始重視青少年網絡成癮這個現象。因為網絡成癮在國際上尚無統一診斷標準。他發動中心的人和他一起查找資料,最后確定了研究方向和辦法,即從臨床病例出發,制定網絡成癮的疾病概念、臨床分型和網癮的量化測量標準,同時他也召集了一批神經學、學、教育學和臨床醫學領域的專家,共同組成了這個課題組,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實驗,在全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為醫學界所承認的網絡疾病概念、臨床分析和網癮的量化標準后,網癮治療中心宣告成立。
治療方法
最開始是治療,后加上藥物、“玩”、“潛能教育”
陶然強調,網癮與網迷不一樣,網癮已經是一種病,必須要靠藥物來平衡神經系統,而能靠說服教育的還只是“網迷”。對于“網迷”,中心一般給家長一些建議后,讓他們把孩子帶回。對于患有網癮甚至網癮綜合征的孩子,中心才收留住院。
中心的治療方法逐步豐富。最開始是治療,發現不管用,于是加上藥物,孩子又反映太單調了,于是再加上“玩”,就是學界所說的“工娛”,后來在和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大多缺乏自信,于是又加上“潛能教育”,請一些專家來給他們做培養自信心的講座。
“谷維素和維生素B是長期服用的藥物,這些是平衡神經系統的。”陶然介紹,此外還輔以打針、打點滴等方式。中心有6名醫生,每天要和孩子們聊上2—3個小時。內容涉及生活、學習、家庭各個方面,孩子們很愿意把自己的苦惱說給醫生聽。“醫生的作用實際上就是揭開孩子心靈的傷疤,然后教他們正確面對。”曾經在中心成功戒除網癮、現已成為志愿者的崔楠說。
為了幫助孩子們重新建立人際關系,中心安排了“團體培訓”環節和“團體治療室”。治療室地上并排鋪著兩塊墊子,每天晚上,中心會組織孩子們坐在墊子上圍成一圈,打撲克、做游戲。每天下午的健身環節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中心承包了一個健身房,里面可以打籃球、打乒乓球、游泳、跑步、練瑜伽等。“玩的時候大家才發現,玩游戲太毀身體了。這里面有很多以前籃球打上兩三個小時沒問題的,現在發現剛打二三十分鐘就氣喘吁吁了。”崔楠說,“運動一方面使大家轉移了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大家認識到沉迷網絡世界的危害。”
戒除網癮
醫學治療效果直接,治本還需家庭教育
據陶然介紹,截至目前,中心共治療364個孩子,其中100%都有效,85%基本治愈,有2例反復現象。但中心自成立后,就一直處于質疑和肯定的旋渦中。
陶然坦言,醫學治療不是治本之策,家庭教育更重要。中心的醫生黃醫生也說:“其實,15天能改變的只是一個開始,要想使孩子真正改變,還需要家庭配合治療。”中心的醫生除了給孩子們治療,還會定期跟家長們交流。
曾經作為志愿者參加過共青團中央舉辦的“百萬家庭健康上網大行動”活動的傅中國說:“父母不懂教育方式,學校又只要孩子分數,這是孩子迷戀網絡的根本原因,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但改變家長的想法要比改變孩子的看法更困難。”黃醫生說。中心在結束治療的時候,往往會給家長一份“診斷說明”,把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返還給父母,同時在接下來的半年里還會跟蹤這個家庭,隨時提供咨詢。“如果父母的態度不改變,孩子十有八九會反復。”崔楠說。
陶然認為,父母與孩子溝通不當是網絡上癮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預防孩子網癮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多關心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此外,學校應該加強孩子的教育,合理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同時加強教育,讓孩子認清網絡的作用,把網絡當成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玩具。同時他也提醒大家,孩子玩游戲不要超過2個小時,超過4個小時就會產生依賴。
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鏈接)
上網占據了身心、只有不斷增加上網的時間和投入程度才感到滿足、無法控制上網沖動、每當不能上網時會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將上網作為擺脫痛苦的唯一辦法、對家人或親友隱瞞迷戀網絡的程度、因為迷戀上網而面臨失學失業或失去朋友的危險、在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時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卻仍忍不住還要去上網、因長時間迷戀因特網導致睡眠節律紊亂等軀體癥狀。
說明:如果有以上4項或者4項以上表現,同時每日上網時間在4小時以上,一周上網時間大于5天,持續一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癥狀軀體癥狀和障礙的一種或幾種,則表明患上網絡成癮癥。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