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開學了,很多學生又回到了校園,但有些學生卻不愿回到校園。“你不希望開學的原因是什么?”面對調(diào)查問卷中的這個問題,今年即將讀高一的十幾個學生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沒法熬夜玩游戲了、沒法睡懶覺了、又要開始做作業(yè)了……”專家稱,以上這些狀態(tài)都是開學綜合征的表現(xiàn),學生還需要一個階段來慢慢調(diào)整,才可徹底讓這些征狀消失。
狀況一 好想繼續(xù)睡懶覺
剛剛升入濟北中學的張悅告訴記者,開學后最不適應的是沒法睡懶覺了。假期里,她天天賴床,父母也不喊她,感覺好極了。可是,開學后,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而且第一周要軍訓,更要早起。想起這些,她就覺得害怕。張悅的同學劉馨雨也有著同樣的看法,她對開學有恐懼感。她說,假期在家睡覺越多、越不想運動,天天窩在家里上網(wǎng)、看電視。這一開學,還真不適應。
狀況二 開學后不自由很反感
“開學前兩天,我媽就把手機收上去了。”高一新生沈晶冰告訴記者,突然間沒有了手機,整個人就像丟了魂似的,不知道干什么好。因為開學被沒收手機,所以她有些不希望開學。對于開學,劉小魚表示很反感。她說,開學意味著將心愛的動漫書收起來,父母的嘮叨又要重來,和懶覺從此說拜拜。面對自己的這種心態(tài),劉小魚稱沒想著調(diào)整,也不知道怎么調(diào)整。
專家支招 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多交流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秀琴提醒家長,暑假過后,孩子面對開學而出現(xiàn)的恐懼或焦慮情緒是正常現(xiàn)象,這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調(diào)整。周期大約為21天,但是大部分學生在一周后就可以逐步適應。周秀琴建議,家長和教師之間相互配合,幫助學生順利過渡。
周秀琴說,小學或初中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這時父母千萬不要打罵孩子,以免青春期的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父母要盡量多抽時間陪孩子,比如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打球、購物、游玩等。在家里,家長要營造一個寬松、平靜的學習氣氛,確保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另外,家長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遵守作息時間,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周秀琴告訴記者,在克服“開學綜合征”上,學校和老師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學后,老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進行假期心得交流,正確引導學生慢慢地適應開學后的生活。同時,老師可以拋給學生一些能產(chǎn)生健康情緒的“甜蜜”誘導,激發(fā)他們對新知識的興趣,引導孩子進入新角色,并喚醒其對校園生活和同學友情的向往。另外,幫助學生制定新目標,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相關鏈接】
這些在假期結束之后開學之始,中小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zhì)性的病態(tài)表現(xiàn),心理學家們稱之為“開學綜合征”。“開學綜合征”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生理上多表現(xiàn)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惡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wěn)定等。心理醫(yī)生認為這些表現(xiàn)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御機制將一些不愿面對的、不認同的、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轉(zhuǎn)換成一些軀體癥狀而造成的,并會持續(xù)一段時間。
下一篇:專家支招 理智應對落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生就業(yè)需要具備的心理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