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格的形成是從我們幼時就開始的,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造成人格障礙有生理上的原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盡早做好預防,這影響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一講導致人格障礙的心理因素。
除了人的生理素質的差異外,據說兒童早期的經驗對情緒和社交能力有深遠的影響。在人格發育過程中,兒童早期的環境和家庭教育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人說,兒童早期母愛被剝奪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所謂早期母愛被剝奪,指幼兒在3歲以內缺乏與母親(或起母親作用的一個人)接觸的機會,或在3歲內有一段時間(至少三個月以上)完全被隔離,或在幼兒期頻繁地更換乳母。
心理學家曾用幼年恒河猴做過類似的剝奪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部分隔離還是完全隔離的幼猴,在社交能力、情緒方面均有顯著改變。禁閉6個月以上的幼猴表現出嚴重的情緒不安、害怕、退卻、搖晃、蜷縮的行為,很少交游和探究。
在人類,孤兒院內對早期剝奪的觀察,也有類似的情形。這些兒童往往對社會很冷淡,有些人直至青少年時期仍然表現愛挑釁、易沖動和反社會行為。動作顯得過分活躍,或顯得過分被動。兒童人格的發展與父母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父母過于嚴歷,兒童往往形成焦慮、膽怯的性格;而過于溺愛,往往使兒童形成被動依賴的脆弱性格。目前,很多父母、祖父母與外祖父母不注意對兒童的合理教育,一味溺愛,致使兒童的人格發展走上了不健全的方向。
專家認為人格障礙就是對所處環境的不適應的行為表現,人格障礙的產生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僅僅只有心理因素。人格障礙對人們的生活和將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上面所述的心理因素大家可要警惕,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健全的人格。
下一篇:自以為是是最常見的人格缺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孩子患人格障礙父母責任重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