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排除和疏導消極情緒
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可采用以下方法來保持健康。
(1)鼓勁。學習中遇到難題,不是消極氣餒,束手無策,而是鼓足勇氣和干勁,通過努力去獲得成功。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培養自己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狀態
(2)補償。當自己所追求的目標達不到,或因自己能力所限不能獲得成功時,往往會因失敗而感到苦悶,這時可選擇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來代替。這樣做的好處,一來會通過這一成功補償那一失敗;二來可使自己從失敗中解脫出來,減輕內心的苦悶和壓力,通過調節形成良好的心境。
(3)升華。當我們的主觀愿望不合理時,就要把它導向比較崇高的方面。如異性同學之間過分的親密甚至愛慕,對個人前途和社會都沒有什么好處,就應該理智地加以控制,將這種激情用到學習或其它文體活動中去,努力做出好的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從而獲得另一種滿足,達到平衡。
(4)轉移。當我們遇到嚴重的挫折或傷害時,往往會產生憤怒、恐懼、焦慮等強烈的情緒反應,在這種激情狀態下,最容易一時沖動,做出違反情理的事,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時要理智地控制自己,脫離造成挫折的環境和事物,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上,以此來緩解不良情緒的影響,從而逐漸達到上的平衡。
(5)幽默。這也是一種化解挫折和尷尬場面的好方法。用含蓄、諷喻、恢諧、寓意微妙的幽默,使人在困境中也能感到樂觀和情趣,運用得當,對健康十分有益。
(6)重新修定目標。在某些情況下,雖經努力也難以達到目標,很容易陷入一種困擾、迷茫的心境之中,這時要客觀地分析情況,對自已預期的目標進行調整、修改,使它更切合實際,這樣就容易獲得成功,擺脫受挫的心境。對挫折的耐受力,是在實際生活的反復磨練中得到增強的,因此,在平時,青少年要有意在逆境中鍛煉自已。
(7)增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不斷克服好沖動、任性等弱點,增強責任感。隨著年齡的增大,成人感和獨立性會越來越強,相應的責任也越大,自己首先耍對自己負責,努力完成學知識、長身體的崇高使命。抱有這種崇高的使命感,會使自己經常受到鼓舞,注意克制自已不恰當的行為和表現,自覺地去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從一言一一行做起,在長期的堅持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