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中學生的情緒和意志特點嗎?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而意志是人們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自覺克服困難,不斷調節、支配個人行動的一種過程。情意過程與認知過程相對,是人的的驅動部分。中學生的學習不單單是 知識的學習。他們在認知水平不斷發展的同時,情意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并表現出如下一些特點:
1、深受自尊心的影響。中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很愛“面子”。這有其積極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學習中不甘落后,也可能帶來消極的影響,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講排場。由于強烈的自尊心,表現在情緒上,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脅或傷害,中學生會產生強烈的不安、焦慮或憤怒;表現在意志上,中學生會努力維護自身的形象,對于別人的嘲笑、蔑視反應強烈,對于教師的忽視、壓制、不公平對待非常敏感。
2、心境的歡樂與焦慮交替。由于中學生主客觀矛盾的增多和生理發育,其心境主要有歡樂和焦慮兩種,歡樂源于青春的活力,焦慮主要由于學習負擔所致。
3、意志控制增強,情緒逐漸穩定。中學生的情緒雖然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畢竟比孩童時期有較大的抑揚,并逐漸趨于穩定,表現為意志對情緒的調控能力逐漸提高,情緒逐步帶有文飾、內隱、曲折的性質,以及情緒的傾向性正在定型化。
4、自覺堅韌性品質有所提高。中學生已能把個人目的和社會價值聯系起來,并逐步學會使個人目的自覺服從于社會利益。與此同時,中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隨年級升高而增強,這同中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和集體輿論的約束有很大關系。但總的說來,中學生的情意品質還不夠成熟,在挫折和失敗面前,還是容易表現出迷茫和動搖,并產生悲觀、畏難等消極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