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病因未明,遺傳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會因素均在強迫癥發病中起作用。9U7愛康網 - 愛健康
一、遺傳因素:患者近親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癥的患病率為5~7%。雙生子調查結果也支持強迫癥與遺傳有關。9U7愛康網 - 愛健康
二、性格特征:1/3強迫癥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強迫性人格特點。其特征為拘謹、猶豫、節儉、謹慎細心、過份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過于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等。9U7愛康網 - 愛健康
三、精神因素:上海調查資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長期思想緊張、焦慮不安的社會心理因素或帶來沉重精神打擊的意外事故均是強迫癥的誘發因素。9U7愛康網 - 愛健康
在強迫癥的發生中,社會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之一。當軀體健康不佳或長期心身疲勞時,均可促進具有強迫性格者出現強迫癥。關于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解釋;巴甫洛夫學派認為在強烈情感體驗影響下,大腦皮質興奮或抑制過程過度緊張或相互沖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興奮灶,是強迫觀念的病理生理基礎。心理動力學派認為強迫癥狀來源于被壓抑的攻擊性沖動或“性欲望”。有人用學習理論解釋強迫觀念是激發焦慮的刺激和該觀念間建立條件聯系的結果。關于扣帶回活動過度可能與強迫癥的發生有關的說法,尚缺少扣帶回的結構或功能改變的直接證據。9U7愛康網 - 愛健康
下一篇:強迫有因需治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工作壓力大漸成“白領”患強迫癥重要誘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