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約占0.05%。該病多在30歲以前發病,男多于女,以腦力勞動者常見??墒菑娖劝Y緊張有哪些表現呢?
在那些單調重復的動作中,他感到安全,他并不想這樣做,但他身不由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對這樣的事很熟悉,離開家之后,我們會忽然問自己:門鎖好了沒有?煤氣關掉沒有?然后陷入是回家檢查還是繼續往前走的糾結之中。
如果說這算是正常的安全意識,那么,有人是明知道自己已經鎖好了門,關好了煤氣,卻還是不能停止地反復地想:我還是回去看看吧,萬一有事怎么辦。如此,重復幾次,才憂心忡忡地離開家,走在上班的路上。這樣的表現,就有強迫觀念的特征。
奇怪的強迫觀念隨處可見,強迫癥緊張有哪些表現比如,有人一定要把燈的開關按上三下才停止,他覺得第一下是開燈,第二下是檢查燈開關壞沒壞,第三下是確認了開關正常之后的開燈。
強迫癥緊張有哪些表現,有人把自己的書按照偶數排列,空一本或者多一本都要調整,如果有人破壞了這個序列,他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一定要盡量恢復原狀才行。
強迫癥緊張有哪些表現,有人在走方磚地的時候,一定不踩到接縫處;遇到轉門,一定要等它轉了一圈才走;購物時算著數目,湊夠一個整數,或者接近整數,才去收銀臺,為此甚至寧愿多買幾件明知無用的東西。
都市白領中的強迫癥患者不在少數,但能意識到自己有強迫癥的很少。隨著心理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開始明白這是心理疾病,繼而引發恐慌,和對自己的質疑:“我怎么會得這種病?我怎么會是個心理病人?”
他們會下意識地隱藏這一點,生怕被人發現,而竭力糾正的結果是適其反,讓強迫癥狀更加嚴重,于是更加恐慌,悲觀。
強迫癥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強迫癥是可以治愈的嗎?
強迫癥是把我們引向成功還是毀滅?
這樣的疑問一直都存在。其實,現實中強迫癥經常被誤當成一種美德,比如能嚴格遵守規范,約束自己,比如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的強迫行為是個性的表現和自我象征。
但是,凡事有利弊兩面,強迫癥發展嚴重的話可能會成為妄想狂或者精神分裂癥。
很多事業成功者是強迫癥病人,他們對于成功的狂熱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強迫癥的表現,甚至有這樣的勵志書“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這樣的話有一定的道理,風生水起的IT行業中,有很多患有強迫癥的狂人,他們不放過產品的每個細節,力求在激烈的競爭中創新突破,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這是件好事。這樣的精神也為世界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產品,讓用戶們有更好的使用感受,同樣,給他們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
只是,風光背后,有無數顆焦慮的心在躁動,強迫癥是火箭的推動燃料,一方面有強大的推動力,另一方,燃燒產生的高溫和壓力讓患者不堪重負。
這是一種男多于女的心理疾病,男性承擔的社會責任,使得他們會加強對自我的要求,而這些自我要求,在不斷強化中會失去控制。
下一篇:為網所累是心理疾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