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開學一段時間了,很多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學的事情擔心,甚至忙的焦頭爛額。很多家長為了孩子進入好的班級,四處找人、托關系等,為的就是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好的老師,等到這個事情辦好了,家長還要擔心孩子的自理能力等等,導致了“家長開學焦慮癥“的發生。
據了解,得焦慮癥的家長還不在少數,各個年級層,都會有部分家長出現精神焦慮的狀態,主要表現為不知所措、擔驚受怕、瞻前顧后等。除了小學新生家長,部分其 他年級學生的家長也趁著孩子升級,希望找機會給孩子調換個好班級;一些家長甚至不計成本給老師送禮,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認可,甚至當上班干部。
現如今,孩子上學不容易,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跟上“時代潮流”更不容易。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使盡渾身解數,“拼爹”、托關 系、找熟人這些都不在話下,可結果是什么呢,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學奧數,上培訓班,“起跑線”越挪越前。集體焦慮,你追我趕,這樣孩子就贏了嗎?
兒童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父親或母親患上焦慮癥,那么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慮癥的風險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 倍。患上焦慮癥的家長往往通過以下行為舉止將焦慮癥“傳染”給孩子: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批評、在孩子面前經常流露出驚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對此,專家認為,家長要想避免“開學焦慮癥” ,首先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沒錯,但是不能把每個孩子都當高考狀元來培養。送孩子去上學除了讓孩子學知識,最根本的是要讓孩子學做人。操之過急、一味地施高壓只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學習效果并不見得好。
諸如此類,家長應該做好榜樣,應該以積極的樣子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讓孩子自己能調整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以消極的態度面度,讓孩子也以消極的態度面對校園生活,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所以,不要讓開學季節,變成了家長的焦慮期。
下一篇:四個食療方法 幫你擺脫焦慮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焦慮癥自我防治的五個技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