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育兒焦慮導致爸爸媽媽對寶寶過分關注的根源是他們心中那種潛在的、難以言表的、深深的育兒焦慮。中國的爸爸媽媽普遍對寶寶過分關注,這種過分關注常常導致爸爸媽媽溺愛子女。盡管不少爸爸媽媽已經意識到自己對于寶寶的關注過度,知道根據“物極必反”的古訓,太多的關愛既沒有必要,對寶寶心理發展也是弊大于利。他們打心眼里要改變這種現象,但一到具體情境中依舊是“情不自禁,難以抑制”。
表現1
小葉的寶寶剛過百天,不知從何時開始,她成天擔心寶寶的體重、睡眠問題,這個月寶寶體重增加了多少,昨天中午寶寶沒睡午覺等等,整天精神負擔很重。沒多久,她的奶水日漸稀少,人也憔悴,習慣了吃母乳的寶寶得不到充足的喂養整日哭鬧不休……
表現2
曉莉教女兒認識了數字1時,感到興奮不已,隨即迫不及待地訓練寶寶從1數到10,根本不管她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寶寶現有的發展水平。
表現3
打兒子出生以后,原本一覺睡到大天亮的曉鋼就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腦子里的這根弦總是繃著,牽掛著寶寶。寶寶快半歲了,爸爸還是每晚下意識地醒來幾次,檢查寶寶的被子有沒有蓋好。而媽媽呢,則擔心寶寶生病和吃奶。要是寶寶幾聲,或是哪天不怎么吃奶,媽媽就會如臨大敵,心里七上八下。
給與寶寶關愛的是父母正常的表現,但過度的“關愛”,不僅是寶寶的負擔,更是影響你精神健康的元兇。
下一篇:對子女期望過高引發焦慮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年焦慮常溜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