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三月的映秀,嫩綠的葉芽已經冒出枝頭。這片曾經一度被無情天災摧毀的土地,經過大半年的休整和重建,正在逐漸恢復生氣。在這里,心靈,隨著時間,伴著愛心,也在一點一點地修復著。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油菜花開滿山坡之時,東風日產“陽光關愛·教育援川”活動伴著春風“駛”進了汶川災區,全年將派出5批、共50人次的專家志愿者赴川援教,為災區師生送去溫暖,撫平災區師生曾經的傷痕,幫助災區重建精神家園。
在這里,我們為災區學生不幸遭遇感到痛惜,也為他們的堅韌不拔感到欣慰,更為社會各界的關愛所感動。感動源自奉獻者的無私關愛,源自東風日產這類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援助,在需要時“駛”進
7歲的小楊,梳著兩條烏黑的小辮子,手中拿著巧克力,咧著大嘴巴,滿操場飛奔,炫耀著從志愿者手中贏取的獎品。她是一名二年級的學生,是映秀小學為數不多的住校生。與其他學生一樣,她已經逐漸走出了地震的陰影,慢慢恢復了童年的陽光和快樂。然而,一旦有人提起大地震,她就會變得異常安靜,不愿與人交談。地震烙印,至今依然無法消除。
2009年底,汶川大地震受損學校的重建工作將完成95%。但是,師生們精神家園的重建工作,則是一個相對緩慢和逐步推進的過程,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小楊和其他小朋友需要更多的咨詢志愿者,默默為他們熨平心靈的創傷。
為此,東風日產“陽光關愛·教育援川”正式“駛”入震中,開展以精神援助為核心的援助工作,在地震將近一年之際,派出5批、共50人次的專家志愿者,赴汶川開展一對一的援教和精神重建工作。
據了解,2月12日的啟動儀式之后,社會各界志愿者主動到東風日產和廣東教育活動中心咨詢報名的絡繹不絕。最終,在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基金理事會和廣東教育活動中心的認真篩選下,以“輪椅英雄”尹小星、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唐紅波為核心的12名專業人士,組成了首批專家志愿者團,一個擁有豐富教育經驗及咨詢專長的團隊。
本次援教工作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尹小星結合親身經歷,舉行“只要心靈有翅膀,就一定能夠翱翔”主題演講,激勵正在奮發圖強的汶川師生;其次,根據當地實際需求,教育專家和優秀老師對汶川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主題培訓交流;再次,心理專家針對災后學生們受損的狀態,組織陽光校園班級團隊活動,鍛煉學生開朗的性格,恢復校園活力,同時對個別有特殊需要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個案輔導。
心靈,在陽光呵護中成長
“你們相不相信自己?”
“相信……”
嘹亮而稚嫩的聲音,響徹在映秀小學的上空。“輪椅英雄”尹小星用自己的經歷,以“只要心靈有翅膀,就一定能夠翱翔”主題演講,拉開了援教活動的序幕。
作為旅行家、詩人、作家、記者,自1991年開始,尹小星就開始了以輪椅征服世界的征程。多年來,他手搖輪椅走遍全國,行程七萬六千多公里,手搖輪椅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獨闖過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穿越了“死亡之海”———羅布泊,這三項均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聽著尹小星的神奇經歷,孩子們不禁發出陣陣贊嘆,臉上恢復了原有的自信。“我還要表演,我會吹葫蘆絲。”在隨后的活動中,4年級的尚婷,拉著志愿者,坐在輪椅上,吹起悠揚的曲子。陣風吹過,她右腿的褲子空蕩蕩地擺動。然而,她的心,就像她所說:“我會堅強地走下去!”
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唐紅波女士,是此次志愿隊的副領隊,之前已經多次進出汶川進行支教,多年從事慈善事業以及心理關懷疏導的工作經驗讓唐教授的眼神平靜溫暖而又充滿力量。在她看來,援教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心理康復,老師的更需要志愿者積極干預。
映秀小學,原本有40多名老師,如今加上地震后臨時調劑過來的老師,也只有28名。唐紅波表示,災區的老師們,在學生面前需要武裝自己,積極引導孩子們走出地震陰影。但他們在地震中,同樣失去了親人,同樣需要疏導。
精神重建,任重而道遠
然而,心靈的修復,需要的不單單是一時的關愛,它更需要長期的關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呵護。在映秀小學的活動課上,六年級的王光星,低著頭回答志愿者的問題:“我希望能打籃球、打游戲,和遇難的同伴玩耍……”堅強生活的背后,地震的傷痕依舊。
廣東省對口援川工作組的領導表示,災后援助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離不開社會各界持續不斷的支持。
據了解,在地震后第一時間,東風日產就向災區捐贈了作為援助交通工具的總價值170余萬元的SUV逍客、價值120余萬元的救災帳篷等;隨后,東風日產聯合經銷商、供應商等合作伙伴迅速成立了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基金會,為車主、合作伙伴、員工搭建了一個愛心平臺,持續向四川地區奉獻關愛。去年7-12月,東風日產又陸續向汶川震區捐助了過冬衣被、應急燈、背包防潮墊等物資。
對于此次活動,唐紅波表示,慈善公益事業需要更多的個人、企業、社會團體的持續性投入,東風日產能夠出資組織這樣專業、系列的援教活動,體現了企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據了解,企業社會責任是東風日產的重要戰略工作,從成立陽光關愛基金到為震區提供各種捐助,從成立全公司范圍、跨部門的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到將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列入公司考核標準,東風日產一直在不斷提升履行企業公民責任的標準,為社會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僅2008年,東風日產在企業公民行為上的累計投入已超過2000萬人民幣。
專題文/圖郭小戈
各方反應
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唐紅波女士:災區的老師們,在學生面前需要武裝自己,積極引導孩子們走出地震陰影,但他們在地震中,同樣失去了親人,同樣需要疏導。
廣東省對口援川工作組負責人:災后援助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離不開社會各界持續不斷的支持。
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東風日產將持續關注汶川的教育重建和援助,同時積極尋求包括環保、安全和社會公益領域的更多項目,力求在能力所及范圍,向社會奉獻更多關愛。
記者手記
及時恰到的心靈呵護
“我能堅強地活下去!”
“經過地震,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團結在一起!”
“我希望跟以前一樣,能打籃球,能打游戲,還能跟遇難的同學一起玩耍。”
在一堂簡單的活動課上,面對著志愿者的簡單問題,學生們給出了如此深刻的回答。在他們的世界里,生活是多么的陽光與勇敢。但是,這樣也可看出,地震留給孩童們的傷痕一時無法完全消除。
無情的5·12大地震,讓學生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同伴……
他們需要援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援助,更需要干預與精神重建,需要的是一種長期的呵護與關懷。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各路志愿者也在無聲中慢慢撤離這個被天災蹂躪的地方。“哄地來了,倏地走了”曾經有人這樣形容志愿者。
為此,東風日產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即將一年之際,開展“陽光關愛-教育援川”活動,從“心”呵護災區學生,重建他們的精神生活。
更重要,“陽光關愛·教育援川”的意義在于,有針對性地關注老師的壓力,幫助老師健康快速地走出地震的陰影。作為“靈魂的工程師”,老師的心靈重建,不僅僅關系到自身,還關系到學生、關系到下一代甚至當地更長久的未來。
此次災區之行雖暫告結束,但東風日產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援助災區教育事業的善行剛剛拉開帷幕。今后的8個月中,這輛“愛心之車”還將4次駛入災區,源源不斷地為災區的老師、孩子送去陽光、關懷和溫暖,相信東風日產“陽光關愛·教育援川”活動這“星星之火”,必將形成“燎原之勢”,從而帶領災區人民“徹底走出地震的陰影”。
下一篇:65%家長很少說“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影響兒童心理行為的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