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7歲以后孩子理財能力計劃,家長要嚴格執行約定時間才給孩子下一次的零用錢。一開始,家長可以以“周”為發放零用錢的時間單位,等孩子習慣后,時間慢慢拉長為“月”。家長控制好零用錢的發放時間,能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分配金錢消費,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用錢能力。
8~10歲培訓計劃:
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定期儲蓄。
每年孩子們的壓歲錢、零用錢等全部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些錢該如何儲蓄或花費。家長不妨從買給孩子儲錢罐開始做起,鼓勵他們存錢。為增加存錢的動力,家長還可以設定存錢目標,當孩子達到目標時,給予額外獎勵。
第二步:培養孩子的記賬習慣。
孩子年紀小,不知道如何記賬,剛開始時,家長可幫助孩子將未來一星期所需要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后逐日補上額外支出的項目,慢慢養成孩子記賬的習慣。等到建立起幾次記錄后,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記賬。幾個月后,家長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消費傾向,了解他們對金錢的價值與感受,若發現有偏差,可適時糾正。另外,記賬也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理財意識和習慣,讓他們理解花錢容易掙錢難的道理。
10~12歲培訓計劃:讓孩子設立銀行戶口。
7歲以后孩子理財能力計劃,家長可以為孩子在銀行開個單獨的賬戶。讓孩子能樹立“自己的錢”的觀念,積極儲蓄,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此外,當家長到銀行辦事時,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帶去,讓孩子了解銀行的作業流程,ATM功能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利用自己的賬戶理財,利用銀行的對賬單、投資報表等,向孩子說明,讓他們親身感受到 “復利“的效果,鼓勵孩子多儲蓄。
下一篇:兒童性教育的各個關鍵時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忽視兒童也是一種虐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