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處于兒童時期的寶寶,正是他們心理形成、發展極其重要的一個關節點。而此時如果父母沒有引導好的話,將會讓他們出現一些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由此也影響到了他們的成長。所以,為了寶寶可以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父母不但要有正確的引導方法,更需要了解寶寶心理異常的癥狀。
1.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癥”。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體來說,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呆。自控情緒的能力差方面具體來說,表現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沖動。情緒不穩,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根據瞬間沖動行事,不考慮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2.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于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于恐怖而出現回避、退縮行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游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這些都是兒童心理不正常的表現。
雖說現在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但是由于父母缺乏相關的常識,所以往往會將寶寶多動、焦慮等等這些表現視為常態。而通過了學習本文,希望父母們都可以正視這些表現,一旦發現寶寶存在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咨詢兒童專家。
下一篇:培養兒童健全人格10要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心理 兒童攀比危害其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