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都是比較愛哭的,但是很多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愛哭十分的煩惱,總是認為孩子這樣太過軟弱。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哭,是有原因的,如果找到了導致他們哭鬧的原因,那么就能夠避免孩子哭了。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4、父母的態度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以上五點就是導致孩子哭鬧的原因,家長若是了解到之后,就要多加注意了,如果發現孩子哭鬧不休,就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否則的話,這樣是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
下一篇:孩子的情緒 也需要發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孩子自信心的三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