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小靜和小安是一對相差兩歲的表姐弟,表姐雖名字為靜,但是從會走路開始,除了睡覺以外就總是動個不停、東跑西跑、上竄下跳的,十分好動;小安則完全相反,行為、動作都十分膽小,依賴性也很強。平常帶姐弟倆去公園玩時,表姐蹦蹦跳跳,再高的欄桿都敢爬,一點都不怕危險;弟弟卻什么都不敢,溜滑梯時不但要大人在底下接,兩只腳還拼命撐住滑道邊緣來減緩速度。姐弟倆讓家長們都感覺到孩子的發展有問題,但小孩子長大了是否自己就會好了?
的確,會有一部分因素變得穩定,行為上的好動和膽小,在孩子12歲后會有所緩和;但12歲之前,孩子的許多發展,像大腦的使用效率、肢體動作的能力、情緒控制的能力、學習整合的能力及人格價值觀等等,都會對將來造成永久的影響。
由于孩子的過于好動或膽小,在許多能力發展的過程中,無法正確判斷及反應,引發孩子更多的問題,如:注意力短暫無法集中,個性很固執,情緒不穩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腦功能發展趨緩,語言、閱讀、書寫方面的學習能力也相對比較差。
到底是什么因素讓孩子會有好動或膽小的表現?其實是他們先天特質中的“前庭”功能反應不同所造成的。
前庭系統
很多人都以為“前庭”位于額頭,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前庭是中樞神經系統最早發育的部分,與大腦及神經系統有著重要關系。前庭位于耳朵內耳耳蝸的位置,協助我們偵測地心引力,維持平衡,同時也調節抑制及增強的功能,讓我們對刺激維持一個穩定的接收,協助我們對于動態的判斷。
舉例來說,如果前庭發展過于敏感,對刺激的反應過大,就容易衍生像弟弟一樣膽小的行為特質:
●特別害怕懸空的感覺
●對高度或速度的游樂設施特別害怕
●容易暈車、暈船、暈機
●經常處于緊張的狀態,也比較膽小
●旋轉、搖晃容易產生惡心、的現象
●頭部無力、身體支撐力差
●注意力無法集中
●情緒比較不穩定
而如果前庭發展過于遲鈍,對刺激的反應太小,就容易衍生像表姐一樣好動的行為特質:
●沒有危險意識
●喜歡爬高爬低、跳床、跳沙發
●好動不安定、注意力短暫
●常常聽了就忘、看了不懂
●喜歡旋轉的游戲
●寫字常左右顛倒
●肢體動作用力的程度掌握不佳
●語言發展較慢或聲帶發音不準確
以上這些日常表現都和前庭的發展有關,并不需要全部符合才算是前庭敏感或遲鈍,就像的癥狀一樣,有的人是,有的人是鼻塞,有的人是全身無力,有的人則全部都有,這些都是程度上的問題。
造成的原因與解決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造就了人的差異性。懷孕期間,父母親的體質、活動、食物、情緒及壓力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特質發展。孩子出生后,生活環境、照顧方式、活動空間甚至爬行訓練的足夠與否,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狀況。
以小靜和小安為例,小靜媽媽結婚6年后才懷了,自從知道懷孕開始,全家上下都十分注意媽媽的行為舉止,唯恐出一點紕漏。家人對小靜媽媽保護得非常周全,平常不可大步走、不可大聲說話、不能生氣……小靜媽媽壓力非常大,整天悶在房間里,直到生產。小安媽媽就完全不同。自從懷孕第三、四個月時知道懷的是男生之后,全家就開始動員起來,補品、營養品一大堆,弄得小安媽媽根本沒有食欲,一看到食物就害怕,就這樣撐到足月剖腹生產。兩位媽媽懷胎的歷程都非常不愉快,情緒壓力大,作息失調,這也是造成孩子狀況連連的原因之一。
孩子的行為發展一般在8個月到1歲間可看出端倪(請征詢專業人員或醫師),這時如果有異狀,可以選擇一些正確的刺激來幫助孩子成長。
對于比較好動的孩子,可以安排一些稍帶刺激的活動(但要特別注意安全),如:1.頭朝下用胸部溜滑梯;2.做旋轉盤的游戲;3.趴大籠球;4.趴前庭滑板;5.兩腳抬高用手走路。
而對于比較敏感、膽小的孩子,就必須安排許多緩和的刺激,重復操作,慢慢消除他害怕的,再逐步增加刺激的程度(盡量不要采用和其他孩子相比較的模式),并多鼓勵他去嘗試。
其實每個孩子都喜歡玩,通過愉快的游戲方式來調整及修正孩子的感官接收能力,才能讓孩子更快樂、有效地成長和學習。
下一篇:哪六種孩子才最聰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問答:我的成績為什么上不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