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封家長的信
我兒子今年讀初三,在他讀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期末考試語文和數學都考了滿分,于是我就帶他去肯德基吃了一頓,記得當時他興奮不已,之后的考試中也多次拿到優異的成績,我們家長也就一次次地獎勵他,從吃肯德基到買四驅車,再到配呼機……我們感覺到,孩子對獎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去年,由于他的成績進步比較明顯,曾要求家里給他獎勵一部手機,在他的軟磨硬泡下,我們讓他如愿了。中考將近了,昨天,他居然給了我一張紙條,上面列有不同檔次的成績相對應的獎品:考上市重點高中,要求獎勵一臺筆記本電腦;考上區重點高中,要求獎勵一部數碼照相機……
據他說,班上其他同學家里有很多都設有類似的獎勵,他們把這稱為“家庭獎學金”。我對此感到擔心。別的家長提供這樣那樣的物質獎勵,給孩子學習提供“動力”,我們拒絕孩子的要求,會不會讓孩子對學習有所泄氣。可是給孩子價格不菲的物質獎勵,孩子今后到底會是為了什么而學習?(一位家長)
■專家分析
針對這位家長談到的現象,記者在一些中小學校隨機采訪了幾名放學回家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表示他們的家長均為考試設有物質獎勵,而中考在即,許多畢業班學生的家長紛紛拋出大額獎勵籌碼,“考試獎勵”已成為學生中經常聊到的話題,攀比之風已有蔓延之勢。
據了解,物質獎勵已經成為不少家長刺激學生考出好成績的必備手段,除了電腦、攝像機、手機等實物獎勵外,不少家長還直接給出不同等級明碼標價的現金誘惑。黃浦區金陵中學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他由于這次模擬考成績比較好,家里給了他300元作為“獎學金”,當記者對這一數目表示驚訝時,這名學生不屑地說,班上有個同學僅僅是名次提高10名,就拿到1000元“家庭獎學金”。
“孩子要嘛,我們家長給她的學習成績提出要求嘍。分數考到了嘛,不兌現又怕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一位學生家長對記者無奈地解釋了物質獎勵掛鉤學習成績的原因,這位家長的女兒甚至靠考試成績掙得一身家當,考取市重點中學后,家里滿足了她購買電腦的要求,此后孩子又憑借考試成績配齊了MP3機、U盤、刻錄機等與電腦有關的物品。
“過分的物質誘惑對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很不利。”楊浦高級中學教務處的一位老師表示,鼓勵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贊成把經濟利益同學習成績相聯系,“中學生思想上還不成熟,尚處于懵懂狀態。家長給孩子明確的物質獎勵,很容易讓他們把這個當作學習的內驅,一旦在同學中形成攀比風,對孩子品格培養的負面影響就會更大。”
專家指出,孩子對物質獎勵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口越來越大,是由于家長行為的誤導,而這種誤導往往就是從一頓肯德基、一把玩具槍開始的。家長最初給孩子物質獎勵的出發點無非是鼓勵一下孩子的學習熱情,起初送的大多是一些小禮物,隨著這些“不值錢的小禮物”逐漸變得司空見慣,家長就相應加大了資金投入,以求得對孩子學習積極性的有效刺激。這樣,對思維還未定型的孩子們就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們開始憑借自己大大小小的成績挑選各種檔次的獎品,認為這些獎勵是天經地義的。學習目的已經發生扭曲,他們認識不到學習是為了自己,而誤認為是為了家長,取得成績就應當得到“報酬”。這種商品經濟的思想居然和孩子的教育聯系在一起,不得不引起廣大家長的思考。
■孩子的話
收到禮物我卻不夠開心
“最讓我感到失望的禮物,是10歲生日的時候,媽媽送我一架鋼琴,”現在已是某市重點高中高二學生的畢同學告訴記者:“我知道鋼琴很貴重,可是從那天開始,我被要求必須每周學習彈鋼琴,而我并不喜歡。”
我最討厭的禮物就是書
“我最討厭收到的禮物就是書了,”黃浦區某初中的王同學對記者說:“我不是不喜歡書,可是從小到大我收到的總是《成語詞典》、《走遍美國》之類的工具書,還有一次生日我收到的竟然是一套教輔資料。”
爸媽送我保健品,我吃得都想吐
我最討厭一過節,爸媽就送保健食品給我,什么補鋅的、補鈣的……我吃得都想吐了。每次,他們都很鄭重地交到我手里,對我說:“這些東西很貴的,一定要堅持吃,吃了能長得更高更聰明。”
■到底該獎什么
中考結束:送孩子去旅游
家長劉先生徐匯區劉先生堅決反對給孩子高額物質獎勵,他說:“去年兒子中考結束后,我送給他的禮物是帶他去旅游,整個旅游計劃的行程都由他自己安排的。我給孩子買了很多地圖和游記書籍,給他一筆預算讓孩子自己挑選出游目的地,讓我稍感意外的是,孩子通過網絡預先了解了不少敦煌的歷史文化,而且把行程、住宿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最后,劉先生和他兒子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把敦煌游了個遍,兒子對父親的這份特殊禮物非常滿意。
孩子生日:我給孩子講出生的故事
家長戴女士上個月我剛給孩子過了他的4歲生日,我送的生日禮物他非常喜歡,不是吃的,不是玩的,而是他出生的故事。
我告訴他,媽媽生他非常痛苦,先是懷胎十月,讓他在自己的肚子里慢慢長大。生產的當天,醫生是把媽媽的肚子剖開,把他從里面拿出來的,媽媽流了很多血。他聽到這里,非常驚訝,很急切地問我:“媽媽,你疼不疼啊?”我說:“當然很疼,但是媽媽很幸福。護士阿姨拍了一下你的屁股,你‘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講完故事,我對他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該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他立即很乖地說:“媽媽,我幫你捶捶背吧,我還可以洗碗洗襪子。”
我送孩子一份“愛心”
家長黃女士“我的女兒只有4歲的時候,我送給了她第一個洋娃娃,這個洋娃娃直到現在還被她珍藏著”,黃女士的女兒現在正在國外讀碩士,黃女士告訴記者,她給女兒挑選的每一份禮物都希望培養起她的愛心和責任心,“女兒10歲的時候,我又給了她幾條小金魚,我們希望她知道只有學會關心照顧別人,才能對自己真正負責”。“送給她洋娃娃的時候,我們和女兒一起給娃娃取名字,告訴她這個洋娃娃以后就要歸她照料,洋娃娃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我和女兒一起設計縫制的”。黃女士表示,送給女兒禮物不僅僅為了讓她喜歡,而是要她學會去“愛”。(記者 閻云飛 實習生 王彬)
下一篇:好習慣比分數更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教育的缺失對未成年人影響至關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