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興趣要用“發現式”代替“填鴨式”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4-08
閱讀 :376
新華網太原6月28日電(記者王永霞)暑假就要來到了,許多家長又開始忙著為孩子咨詢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其中一些家長并不顧及孩子到底喜不喜歡,精神壓力大不大,而是完全“包辦”。兒童教育專家毛柏生提醒家長,孩子們的興趣應從生活細節中發現并加以引導,而不要采取跟風或填鴨式的教育,不然,會扼殺孩子可貴的興趣愛好。 在太原市少年宮里,記者碰到了苗苗媽媽,她說今年想為孩子報兩個班:聲樂班和英語班。記者問:為孩子報這些班孩子情愿嗎?暑期本來是讓孩子休息和調整的假期,怎么還讓她學習這么多東西?苗苗媽媽說,今年報的培訓班還算是少了,以前最多時報過5個班,因為累得夠嗆,今年就少報了點。她的理由是,女孩子還是得學點音樂,對培養孩子的氣質有好處,尤其學點聲樂課程可以改變孩子的嗓音;學英語是目前的一個趨勢,不學習,趕不上時代的要求。 據記者調查,苗苗媽媽的具有普遍性。盡管很多家庭經濟并不寬裕,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比別的孩子差,家長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花錢讓孩子上各種特長班。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家長的這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給孩子選擇特長班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完全“包辦”,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再說,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一方面會給孩子造成逆反,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孩子不容易吸收其“營養價值”。最好的方式是在生活的細節中,發現孩子的愛好,然后發掘他的潛力。 毛柏生說, 孩子的興趣愛好,其實就是閃光的一瞬間,比如孩子走過螞蟻窩,又返回來看,作為家長,不要粗暴地說:“螞蟻有什么好看的,快點走。”而應該耐心地等待,讓孩子進行觀察,或者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說:“你看,螞蟻排著隊伍多整齊呀,螞蟻和人類一樣有生命,不要用腳去踩。”如果您發現孩子在聽音樂時表現得非常專注,說明他有這方面的天賦,應該加以挖掘和引導,可以報名參加相應的培訓班。 專家提醒家長,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到底喜歡什么。孩子的選擇權得到了尊重,他的自主意識也就能夠得到增強,這對他一生都會有好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