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樊路遠:技術對內容的“強賦能”,時不我待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3-28
閱讀 :172
阿里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樊路遠 每經記者 張建 攝3月28日下午,在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主論壇上,阿里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樊路遠表示,技術對內容的“強賦能”,時不我待。今年春晚,《長安三萬里》中的李白與西安夢幻聯動,AI技術實現了兩個“頂流”跨越千年的雙向奔赴。“在這場變革中,優酷始終保持緊迫感和使命感。”樊路遠說:“去年《異人之下》《少年歌行》一經播出,就被網友稱為國漫改編的‘天花板’。而劇中平均10000多個特效鏡頭的成功打造,更讓我們找到技術為藝術創造無限可能的方法論,并讓擁抱新技術的創作者們在興奮中找到幸福。”在樊路遠看來,這些年,影視和文旅的雙向奔赴已然“偷偷藏不住”。在迪士尼和環球影城,影視作品只能火在“時間有限”的熒屏上,活在“空間有限”的樂園里。而在中國,許多城市都是可跨越時空的世界IP。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讓“西安”變成世界的“長安”;《清明上河圖密碼》打造的數字化實景基地,讓“我們為什么愛宋朝”有了最直觀的注解。“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的創作計劃,也讓浙江曹村鎮再次開啟了自己《飛揚的青春》。“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千百年來,中國從不缺少充滿浪漫的想象力。可‘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闊,只有在AI技術快速迭代的今天,才會于分秒之間,讓我們有身歷其境的體驗。”樊路遠說:“正所謂‘心不喚物,物不至’,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你。AI時代來臨,我們就是要從‘相信它會發生’變成‘讓它發生’。就是要‘日拱一卒’地探索新技術、布局新賽道。”樊路遠提到,從“妙鴨”問世,到首個數字虛擬偶像誕生,到“幀享”虛擬影棚的搭建,再到超高清體驗的精進,以及“生產制作一體化影視車”的推出,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致力于為創作者解決問題,讓拍攝和制作更高效。